一、我國保護計算機知識產權法律是什么?
我國政府對計算機軟件知識產權進行保護的第一部政策法規是《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
《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于2001年12月20日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39號公布。
軟件產業是國民經濟高速發展和社會信息化的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今天,在社會日益步入信息化的時代,計算機軟件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于2001年12月20日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39號公布,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1次修訂,根據2013年1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32號《國務院關于修改〈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的決定》第2次修訂。該《條例》分總則、軟件著作權、軟件著作權的許可使用和轉讓、法律責任、附則5章33條,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實際上,計算機軟件技術及其產業早已超越了技術和產業的范圍,對整個國民經濟乃至科技、文化、國防等多個方面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促進軟件產業和國民經濟信息化的發展是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必然選擇,也是本條例的立法宗旨。
《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用語含義:
1、計算機程序——是指為了得到某種結果而可由計算機等具有信息處理能力的裝置執行的代碼指令序列,或者可以被自動轉換成代碼化指序列的符號化指令序列或者符號化語句序列。同一計算機程序的原程序和目標程序為同一作品。
2、文檔——是指用來描述程序的內容、組成、設計、功能規格、開發情況、測試結果及使用方法及使用方法的文字資料和圖表等,如程序說明書、流程圖、用戶手冊等。
3、軟件開發者——是指實際組織開發、直接進行開發,并對開發完成的軟件承擔責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或者依靠自己具有的條件獨立完成軟件開發,并對軟件承擔責任的自然人。
4、軟件著作權人——是指依照《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第八條、第九條享有著作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計算機之中也包含著非常大量的知識產權,如果有人侵犯的知識產權的話,知識產權所有者可以向法院提起相關訴訟,要求其進行停止侵權并給予一定的賠償。但是知識產權所有者需要出示明確的證據證明對方有侵權行為的產生。
自主知識產權指的是什么?
知識產權使用權能作為出資嗎
企業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債的擔保的方式有幾種,擔保責任免除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3買哪些房子要補交土地出讓金
2020-11-10飼養動物侵權是無過錯責任嗎
2020-11-08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怎么處罰
2021-03-18職業病待遇包括哪些
2021-01-31外國人和中國人結婚需要什么證件
2021-01-21離婚協議需要公證嗎
2021-03-18以占有改定方式設立動產質權有效嗎
2021-03-05車禍出院要開哪些證明,賠償責任怎么劃分
2021-01-25交通肇事行為等于交通肇事罪嗎
2021-03-10偽造父母死亡證明過戶是否違法,房屋過戶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05警察立案后找不到嫌疑人怎么辦
2021-01-24什么是房屋中介,房屋中介費應該給多少
2021-01-18勞動合同關系幾年內訴訟有效
2021-02-12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壽險投保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2021-01-17企業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5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