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贈與合同的舉證責任是怎樣的
簡單的“誰主張誰舉證”可能并無法概括所有的舉證責任,也適用于大多數贈與合同的舉證責任,在具體的案件中更是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如下所述:
由于主觀舉證責任需要法官在具體審判程序中,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加以確定并不斷轉換,因此無需在法律規范中預先加以規定,法定的舉證責任通常都是客觀舉證責任。
在司法實踐中,法官要脫離證據去推定一個事實只能基于三種情況:
1、法律對推定的明確規定。比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十五條關于對證據持有方作不利推定的規定。
2、根據日常生活法則進行推定。
3、法律擬制。比如在行政行為經合法的公告送達期滿之后,視為相對人已經知道其內容。
《民事訴訟法》第64條規定了行為責任。并未明確規定結果責任,但在理論上可以通過體系解釋等法律解釋方法來加以確認。
(1)1998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問題的若干規定》第3條指出:“下列證據由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上述證據經人民法院調查,未能收集到的,仍由負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首次肯定了結果責任,只是不夠明確。
(2)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2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該條規定了兩種意義的舉證責任,前者指當事人的行為責任,后者指在事實真偽不明時,主張該事實的當事人承擔不利訴訟后果的責任,即結果責任。在先行立法的司法解釋中,它首次明確的肯定了民事舉證責任具有雙重含義,彌補了民事訴訟法的不足。但是該條除行為責任繼續適用民事訴訟法第64條“誰主張誰舉證”的分配規則外,對于結果責任并沒有確立起一般的分配規則。所以,它仍非結果責任的分配原則。
二、舉證責任
舉證責任是指原、被告等當事人之間發生爭議的事實,在沒有證據或證據不足以證明的情況下,由誰承擔敗訴責任,即后果責任。承擔這個責任的當事人首先負有提供證據的責任。通常情況下,舉證責任由行政機關負擔,在特殊情形下或根據法律規定,原告也負有少量的舉證責任。因此,原告主張,被告舉證,是行政訴訟舉證責任分配的基本原則。
對于舉證責任一直存在一種觀點,即當承擔舉證責任的一方舉證不能時,就推定另一方當事人主張的事實成立,這種觀點是對舉證責任的誤解。大陸法系通常將舉證責任劃分為主觀舉證責任和客觀舉證責任,主觀舉證責任是當事人應當對自己主張的事實提供證據予以證明,而客觀舉證責任則是當案件事實無法查清時,由負舉證責任的一方當事人承擔不利的裁判后果。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贈與合同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簡單的“誰主張誰舉證”可能并無法概括所有的舉證責任,也適用于大多數贈與合同的舉證責任,在具體的案件中更是有不同程度的改變。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物權期待權的保護條件
2020-12-31如何預防留學生眾籌網絡詐騙
2021-02-20母親的欠條以子女的名義起訴可以嗎
2020-12-17商鋪可以贈予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12集資房和棚戶改造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21商業銀行可以不經營辦理國內外結算業務嗎
2021-03-16二手房中介應該要考慮哪些因素
2021-01-20續簽的勞動合同期限必須原來的一致嗎
2020-11-27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貨運運輸合同的保險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09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申請人身保險理賠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0-11-27保險人未盡說明義務 相關保險條款無效
2020-11-15“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空運保險合同的條款有哪些
2020-11-08出車禍修車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2-13重復投保有什么后果
2020-12-21訴訟費是保險當事人的直接財產損失
2021-02-09保險名詞解釋:什么是保全 如何申請?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