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書寫舉證材料
按照證據編號、證據名稱、證據來源、證明問題的格式列表。
1.舉證方在向法庭提出證據材料時,應向法庭說明該證據材料的來源、種類及欲證明之事實。
2.證據材料為物證的,一般應提供原物。對于不宜直接提取的物證,或者易損壞、消失、變質、易燃、易爆物品等,可以提供該物證的照片、錄像,或對該物證的檢查筆錄等。
3.證據材料為書證的,應當提供原件。提供原件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制件、影印件、副本、節錄本等。
4.證據材料為檢查筆錄及鑒定結論的,應當提供原件。
5.證據材料為視聽資料的,應當提交未被剪輯、加工過的原始資料。
6.證據材料為證人證言的,提供該證言的證人應當出庭作證。證人必須具有作證資格。下列人員不得作為證人:因生理或精神原因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但有證據表明間歇性精神病人作證時所被證明的事實發生當時其精神狀態正常的除外;本案的檢察人員、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不能同時充當本案的證人;本案的代理人,不能同時充當本案的證人;法律規定其他不得作為證人的人員。
7.證據材料有使用外國語言文字的,應由提供該證據材料的一方翻譯成我國通用的語言文字。證據材料的翻譯,應由專門的翻譯機構進行。
8.舉證應當及時。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應當在人民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舉證確有困難的,應在舉證期限內以書面形式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準許,可以適當延長舉證期限。當事人在延長的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仍有困難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請,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9.下列事實,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1)眾所周知的事實;(2)自然規律及定理;(3)根據法律規定或者已知事實和日常生活經驗法則,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實;(4)已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5)已為仲裁機構的生效裁決所確認的事實;(6)已為有效公證文書所證明的事實。
前款(1)、(2)、(5)、(6)項,當事人相反證據足以推翻除外。
《民事訴訟法》第67條規定:“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也就是說,如果爭議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是經過公證機關按照《公證法》規定的程序公證證明的,當事人可以免除證明該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真實合法的舉證責任,除非對方當事人提出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否則人民法院不得拋開公證證明,另以其他證據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10.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或者行政訴訟原告或第三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或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或屬于國家有關部門保存并經人民法院依職權調取的證據材料,并已提供調取證據材料的書面申請和有關線索的,由人民法院決定是否調查收集。
11.民事及行政訴訟中,在證據材料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
二、舉證要求
1.當事人應當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當事人沒有證據或者提出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
2.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應當提供原件或原物,或經人民法院核對無異的復制件或復制品。當事人提交證據時,應當提交證據事實的順序進行分類、編號、裝訂成冊,并填寫“證據目錄”,對證據材料的來源、證明對象和內容作簡要說明,依照對方當事人人數提出副本。
3.當事人從有關單位、部門摘錄證明材料,應說明材料的名稱、出處、并有提供證明材料的單位、部門加蓋公章。
當事人以某一文件、材料的部分內容作為證據時,應提交該文件、材料的全部,以便全面審查。
4.當事人提交在域外形成的證據,應當經所在國公證機關予以證明,并經我國該國領事館認證,或者履行我國與該國相關條約規定的證明手續。
當事人提供外文書證或者外文說明資料,應當附有中文譯文。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的,應提交該中文譯本的公證文書。
5.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應提交證人的身份情況并應協助法院通知證人參加庭審。
三、民事訴訟中舉證責任的原則
在民事訴訟中,在舉證原則方面以“誰主張誰舉證”原則為主,舉證責任倒置原則為輔。也就是說。在通常情況下,不管是原告還是被告,只要提出了一定主張,該當事人就要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但是,對有的主張,法律明確規定應當由對方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對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要承擔不利后果。但是,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當事人可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
根據有關規定,在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因用人單位作出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下列事實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
(1)眾所周知的事實;
(2)自然規律及定理;
(3)根據法律規定或者已知事實和日常生活經驗法則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實;
(4)已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的事實;(5)已為仲裁機構的生效裁決所確認的事實;
(6)已為有效公證文書所證明的事實。
上述(1)、(3)、(4)、(5)、(6)項,當事人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租賃合同存續期間承租人死亡怎么辦
2021-02-03法定扶養義務是幾年
2021-01-24未簽訂借款合同發生糾紛要去哪里起訴
2021-01-01侵權糾紛法院管轄法院
2020-12-31離婚冷靜期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21學生猝死在宿舍內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8原告財產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05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相關法條
2020-12-27被辭退會影響找工作嗎
2021-02-24交通工具意外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0-11-25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23《人身保險新產品》六大亮點修改 消費者維權有章可循
2021-02-03交通事故中對方摩托車沒有手續保險公司會賠對方車輛損失嗎
2021-01-03保險單證的信息要素有哪些
2021-03-05轉讓保險標的要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1-22中國保監會關于2005年下半年保險代理從業人員資格考試有關事項的
2020-12-21死差益與死差損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4企業承包合同
2020-12-13農村老屋拆遷補償與戶口有聯系嗎
2021-01-11拆遷安置房未辦理產權證前能否賣房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