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商業秘密的不正當行為的認定是怎樣
下列行為會被認定為侵犯商業秘密的不正當行為:
1、以盜竊、賄賂、欺詐、脅迫、電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3、違反保密義務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
4、教唆、引誘、幫助他人違反保密義務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獲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5、經營者以外的其他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實施前款所列違法行為的,視為侵犯商業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應知商業秘密權利人的員工、前員工或者其他單位、個人實施本條第一款所列違法行為,仍獲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該商業秘密的,視為侵犯商業秘密。本法所稱的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具有商業價值并經權利人采取相應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經營信息等商業信息。
二、認定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要點
1、認定是否構成侵權,必須首先依法確認商業秘密確實存在。
2、行為主體可以是經營者,也可以是其他人。反不正當競爭法規范的各種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實施者,絕大多數要求其具有經營者的身份,而侵犯商業秘密的人則不受該限制。
3、客觀上,行為主體實施了侵犯他人商業秘密的行為。實施的方式有盜竊、利誘、脅迫或不當披露、使用等。
4、以非法手段獲取、披露和使用他人商業秘密的行為已經或可能給權利人帶來損害后果。
三、商業秘密侵權行為的認定步驟
1、審查權利人所訴受到侵害的技術、經營信息是否為一項有效的商業秘密。具體應查明權利人起訴請求中認為受到侵害的商業秘密是否實際存在,其請求給予法律保護的技術、經營信息是否具備商業秘密的法律特征,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具體內容和表現形式,即權利人商業秘密的 秘密點 所在。
2、查明被訴侵權人所使用的技術、經營信息與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是否相同。
3、審查被訴侵權人對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是否有合法的使用權,即合理使用抗辯。
存在下列情形,可以認定被訴侵權人享有合法使用權:
(1)被訴侵權人取得商業秘密權利人的合法受讓或者實施許可;
(2)被訴侵權人通過 反向工程 取得商業秘密;
(3)被訴侵權人提出的公知技術的抗辯,應舉證公知技術的載體。并表明公知技術內容的公開范圍和程度,以及依照公開的技術內容能否得出與權利人商業秘密相同的生產、經營結果等。
4、商業秘密侵權案件通常采用 誰主張,誰舉證 的一般舉證原則。針對不同訴訟階段也可以在一定條件下舉證責任倒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國有金融資本是指什么
2020-11-24收購空殼公司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1-12申請文件有缺陷會影響受理嗎
2021-01-29跟蹤債務人犯法嗎
2020-11-11合伙合同書范本
2021-01-25小孩私自拿滅火器玩耍如何處理
2020-11-11央行新規,發微信紅包須證明"你是你"
2020-11-18贈與合同是雙務合同還是單務合同
2020-11-18試用期離職脫著不辦理怎么辦
2021-02-23勞務派遣的員工致害由誰擔責
2020-12-10保險公司中罰則情況有哪些
2021-02-20了解人壽保險的受益人的知識
2021-03-11車著火了保險怎么處理
2021-03-18投保人怎么要求退還保險費
2021-01-05保險單丟了能理賠嗎
2020-12-03車撞人保險沒賠付需墊付嗎
2020-12-122020農村瓦房舊房拆遷補償多少
2020-11-29房屋拆遷的航拍圖到哪里可以查看
2021-02-03拆遷房屋其他補償項目內容
2021-01-15在我國征地時遇到涉及村民自建住房的能否先拆后補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