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競爭中,如果一方采取了不正當的手段,如盜竊、利誘、脅迫等等,非法獲取他人的技術秘密、信息秘密等,那么一般就屬于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了。那么大家知道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具體表現有哪些嗎?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根據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的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的具體表現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以盜竊、利誘、脅迫或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所謂盜竊商業秘密,包括單位內部人員盜竊、外部人員盜竊、內外勾結盜竊等手段;所謂以利誘手段獲取商業秘密,通常指行為人向掌握商業秘密的人員提供財物或其他優惠條件,誘使其向行為人提供商業秘密;所謂以脅迫手段獲取商業秘密,是指行為人采取威脅、強迫手段,使他人在受強制的情況下提供商業秘密;所謂以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商業秘密,是指上述行為以外的其他非法手段。例如,通過商業洽談、合作開發研究、參觀學習等機會套取、刺探他人的商業秘密等。
2、披露、使用或允許他人以不正當手段獲取的商業秘密。所謂披露,是指將權利人的商業秘密向第三人透露或向不特定的其他人公開,使其失去秘密價值;所謂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是指非法使用他人商業秘密的具體情形。需要指出的是,以非法手段獲取商業秘密的行為人,如果將該秘密再行披露或使用,即構成雙重侵權;倘若第三人從侵權人那里獲悉了商業秘密而將秘密披露或使用,同樣構成侵權。
3、違反約定或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合法掌握商業秘密的人,可能是與權利人有合同關系的對方當事人,也可能是權利人單位的工作人員或其他知情人,上述行為人違反合同約定或單位規定的保密義務,將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擅自公開,或自己使用,或許可他人使用,即構成對商業秘密的侵犯。
4、第三人在明知或應知前述違法行為的情況下,仍然從侵權人那里獲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這是一種間接侵權行為。行為人知悉其為他人的商業秘密,并明知或應知系侵犯商業秘密的情形,依然獲取、使用、披露該秘密,所以法律將這種行為也作為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來對待。
從《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規定可以看出,我國對侵犯商業秘密規定的行為主要有四種,即上文中詳細闡述的內容,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適當進行參考。要是在這方面遇到了什么問題的話,也可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率律師,讓他們幫助你分析解決。
侵犯商業秘密賠償怎么確定
如何鑒定侵犯了商業秘密
什么是侵犯商業秘密罪?它的立案標準又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才算泄露個人隱私
2021-02-15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效力
2021-01-22涉外撫養權糾紛
2021-02-04公司并購和收購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什么是空頭支票,空頭支票是不是空白支票
2020-12-20訴訟費是否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2020-11-13先予執行的適用范圍
2020-12-04雙重除斥期間以哪個為準
2020-12-19討債時怎樣對付失聯的債務人
2020-11-13交通事故財產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3公司支付給個人勞務費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0-12-28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如何區分雇傭關系和承攬關系?
2021-02-16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公司可以隨意調崗嗎
2021-01-27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及分類有哪些
2021-01-08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
2021-01-14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意外死亡保險理賠的標準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