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仲裁中當事人的舉證責任是什么
仲裁制度中舉證責任的分擔與民事訴訟制度不同,仲裁法規定由雙方當事人承擔完全的舉證責任。《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這就是說,在以下兩種情況下當事人雖然舉證不能但是不負舉證責任。
第一種情況是,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第二種情況是,法院認為需要自行收集的證據,例如涉及國家機密的證據。在上述兩種情況下,人民法院是應當調查收集,這是《民事訴訟法》為人民法院設定的義務。如果當事人在上述情況下舉不了證據,也不能承擔敗訴后果。因此,對大部分案件的當事人來說,應當承擔舉證責任,否則將可能遭致敗訴的后果,但是對于有《民事訴訟法》第64條第2款規定的情形之一的,當事人一方或雙方不承擔舉證責任。
《仲裁法》第43條規定:當事人應當對自己的主張提供證據。應當舉證是個義務,如果舉證不能,仲裁庭將沒有證據進行裁決,沒有履行仲裁義務的人應當承擔敗訴后果。該條第2款規定:仲裁庭認為有必要收集的證據,可以自行收集。
從這些規定可以看出,收集證據并不是仲裁庭的義務,而是仲裁庭的一種權利。在當事人就自己的主張提供不出證據證實時,仲裁庭對證明一方主張的證據可以收集,也可以不收集,收集與否是他的權利。因此,在仲裁程序中,舉證義務和舉證責任就全部落在當事人身上。
在仲裁審理案件的過程中,舉證責任往往先是由申請人承擔。申請人提出仲裁請求,就必須說明事實和理由,舉出證據證明他主張的案件事實確已存在;如果他舉證不能,仲裁庭就會駁回申請。然后由被申請人否認、反駁或者提出反請求,這時就由被申請人舉出證據證明他主張的案件事實并承擔舉證責任。這稱之為舉證責任的分擔。但是舉證責任由雙方當事人分擔,各方就自己的主張提供證據加以證實,并不是說另一方當事人就不再承擔任何舉證責任了。
在仲裁實踐中,具體的舉證責任分擔應參照民事訴訟法及相關規定。
IFL法律法規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犯罪的分類
2021-01-28日結臨時工的法律規定是如何的
2021-01-09離婚時有限公司股份怎么分 合伙企業股份怎么分
2021-02-23提前離職扣除工裝費合法嗎
2021-01-28不安抗辯時能不能解除合同
2021-03-24怎樣成立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11房子過戶費用如何規定
2020-11-18勞動合同到期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怎么做
2021-03-02實習期記滿12分該怎么辦
2021-01-04企業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陸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哪些
2020-11-14保險合同如何變更
2021-01-30保險公司應履行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23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九條
2021-02-06保險委托代理合同樣本是什么樣的
2021-03-14公租房拆遷怎么補償,拆遷補償款如何確定
2020-12-20有地契拆遷怎么安置
2021-01-23遼寧省農村拆遷補償價如何計算
2021-01-02拆遷時土地證上的面積算嗎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