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離婚如何送達
1、依照受送達人所在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中規定的方式送達;
2、通過外交途徑送達;
3、對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受送達人,可以委托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受送達人所在國的使領館代為送達;
4、向受送達人委托的有權代其接受送達的訴訟代理人送達;
5、向受送達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立的代表機構或者有權接受送達的分支機構、業務代辦人送達;
6、受送達人所在國的法律允許郵寄送達的,可以郵寄送達,自郵寄之日起滿六個月,送達回證沒有退回,但根據各種情況足以認定已經送達的,期間屆滿之日視為送達;
7、不能用上述方式送達的,公告送達,自公告之日起滿六個月,即視為送達。
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并通知被告在收到起訴狀副本后三十日內提出答辯狀。被告申請延期的,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當事人,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有權在判決書、裁定書送達之日起三十日內提起上訴。被上訴人在收到上訴狀副本后,應當在三十日內提出答辯狀。當事人不能在法定期間提起上訴或者提出答辯狀,申請延期的,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知識延伸:
《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
在我國法院審理時,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證據系在我國領域外形成的,該證據應當經所在國公證機關予以證明,并經我國駐該國使領館予以認證,或者履行我國與該所在國訂立的有關條約中規定的證明手續。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證據是在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形成的,應當履行相關的證明手續。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外文書證或者外文說明資料,應當附有中文譯本。這里的"中文"指中文簡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下達多長時間需交罰款
2021-03-26不安抗辯權在什么時候使用
2021-02-20被關在豬圈里與豬爭食 女子精神失常
2021-03-12什么情況下必須給付老人贍養費
2021-03-18什么情況下繼承權會喪失
2020-12-18誰對政府投資項目負有監督管理職責
2021-02-11保姆虐待被看護人涉嫌犯罪嗎
2021-01-17土地糾紛找民政嗎
2021-02-21出資人可以要回房子嗎
2021-03-18公司規章制度需要公示嗎
2020-11-22競業限制補償金有哪些規定
2020-11-14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企業調崗可否隨意進行
2020-12-02物保法律如何規定的呢
2020-12-11肇事用救護車保險報銷嗎
2020-12-18哪些需購買保險需要加費及哪類人不能投保
2020-11-09土地轉讓協議書規定
2021-02-21租用的門面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13拆遷安置房能否辦理房產證
2021-03-19買拆遷安置房如何規避風險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