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送達的三種方式
公告送達是一種法律推定送達方式,需經過一定期限,才視為送達。合理選擇公告送達方式,可以縮短辦案期限,提高辦案效率,節約辦案成本。最高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規定:“公告送達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和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信息網絡等媒體上刊登公告,發出公告日期以最后張貼或者刊登的日期為準。對公告送達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應當按要求的方式進行。公告期滿,即視為送達。人民法院在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的,應當采取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張貼過程。”因此,沒有特殊要求的公告送達有三種傳統方式:
一是在法院張貼公告;
二是在受送人原住所地張貼公告;
三是在報紙上刊登公告。
公告送達與采用其他送達方式送達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為了讓受送達人獲悉法院送達的公告內容。結合民訴法對公告送達的立法精神及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規定,一般法庭的一般做法是:
1、對受送達人下落不明的,若知受送達人活動在特定的區域的,在該區域主要的公共場所采取張帖公告,若無法知道受送達人活動區域的,可通過省級以上的報紙公告。
2、沒有證據證明受送達人下落不明的,在法院公告欄、受送達人可能的住所地、工作地、親戚朋友聚居地張貼公告,或者采取報紙公告。
3、對公告送達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按要求的方式進行公告。總之,選擇最有利的公告送達方式,最大限度地把訴訟文書實際傳送給被送達人,才能實現公告送達的目的。
并非所有的訴訟文書都可適用公告送達,適用公告送達時,必須審查所送達的訴訟文書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公告送達范疇。根據民訴法的有關規定,可公告送達的訴訟文書有起訴狀或上訴狀副本、判決書、裁定書及傳票等法律規定的其他可送達的訴訟文書:不可適用公告送達的有調解書、執行被執行人到期債權的履行通知書及支付令等法律規定的其他不可公告送達的訴訟文書。
公告送達是一種法律推定送達方式,需經過一定期限,才視為送達。合理選擇公告送達方式,可以縮短辦案期限,提高辦案效率,節約辦案成本。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需要找律師咨詢,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涉外離婚所涉及的法律問題
2021-01-24提起專利無效要注意的問題
2020-11-15申請注冊三維標志商標有哪些限制條件
2021-03-05黨員受刑法處罰是否都要開除黨籍
2021-02-20行政處罰限制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01違法行為人居住地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13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誤工費的賠償
2021-03-09委托異地執行申請書
2020-12-01交通事故應該怎么起訴
2020-12-22社交軟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證據嗎
2021-01-13合同形式的概念
2021-01-13簽訂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1-02-08土地確權女兒可繼承嗎
2020-11-16勞動派遣方式中勞務用工法律風險
2021-01-15財產險是怎樣收費的
2021-02-14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應該如何獲取
2021-02-25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學生在校意外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0-12-23重復保險如何賠付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