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中止審理的情形有哪些
中止審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作出判決之前,出現了某些使審判在一定期限內無法繼續進行的情況時,決定暫時停止案件審理,待有關情形消失后,再行恢復審判的活動。
一、刑事訴訟法關于中止審理的規定
1、自訴人、被告人患精神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2、起訴后被告人逃脫,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3、在自訴案件審理過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應當裁定中止審理。
4、在審理期間發現不宜適用簡易程序情形的。應當決定中止審理,并按照公訴案件或自訴案件的第一審普通程序重新審理。
(1)公訴案件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的
(2)公訴案件被告人應當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3)公訴案件被告人當庭翻供,對于起訴指控的犯罪事實予以否認的
(4)事實不清或者證據不充分的
(5)其他依法不應當或者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
5、由于其他不能抗拒的原因,使案件無法繼續審理的,可以裁定中止審理。
二、民事訴訟法關于中止審理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后,恢復訴訟。
三、行政訴訟法關于中止審理的規定
生效的人民法院裁判文書或者仲裁機構裁決文書確認的事實,可以作為定案依據。但是如果發現裁判文書或者裁決文書認定的事實有重大問題的,應當中止訴訟,通過法定程序予以糾正后恢復訴訟。
在訴訟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原告死亡,須等待其近親屬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原告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案件涉及法律使用問題,需要送請有權機關作出解釋或者確認的;
(六)案件的審判須以相關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相關案件尚未審結的;
(七)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后,恢復訴訟。
關于不同訴訟中導致案件中止審理的情形,律霸網小編已經區分不同的訴訟做出了講解。要是在庭審活動中出現了導致案件無法繼續審理下去的情形,那么就會暫時停止對案件的審理。待中止事由消失后,就可以恢復訴訟。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租不到期可以轉租嗎
2021-03-06110可協調租房糾紛嗎
2020-12-04醫院漏診應否承擔民事責任
2021-03-07董事局和董事會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4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不可以制作什么信息
2021-03-01如何申請商標注冊
2020-12-07保全房屋抵押房照不是原告的可以嗎
2021-01-07交通事故占據七成的主責任方如何賠償
2021-02-08合伙企業財產范圍及性質
2020-12-10婚內財產歸屬協議書
2021-01-13盜竊罪和侵占罪的區別
2021-02-03下落不明三年的人已被宣告死亡了嗎
2021-01-02辦結婚證的時候能查到對方婚史嗎
2020-12-20什么合同為格式條款合同
2021-02-09裝修工人失誤造成業主損失誰賠償
2021-01-24公司必須要和員工簽勞動合同嗎
2021-03-23可以先終止勞動合同后發通知嗎
2020-12-28勞動合同應該怎么解除
2020-11-23勞動調解書有錯別字還有效嗎
2020-11-18離職證明中注明無勞動糾紛是不是就不能要求補償金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