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保全情形認定
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損失。
基于對財產保全申請的違法性分類,筆者認為財產保全申請錯誤可以劃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一)前提錯誤,即訴請錯誤,是指作為提出財產保全申請前提的訴請存在錯誤。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將來生效判決的執行。訴請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是申請財產保全的前提和基礎,而訴請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需要通過法律最終生效的判決來予以確認。若申請人的訴訟請求沒有獲得判決的支持,無論是全部不予支持還是部分不予支持,申請人保全他方財產就沒有充足的合法理由,或是申請對象錯誤,或是申請金額錯誤,因此造成他人財產損失的,應承擔賠償責任。
(二)申請對象錯誤,指申請保全了錯誤對象的財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錯誤造成案外人損失應否承擔賠償責任問題的解釋》明確規定“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錯誤造成案外人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即當申請人申請保全了與本訴無關的案外人的財產,從而侵犯了受害人的合法權利,申請人應當對其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三)申請金額錯誤,指申請人申請保全財產的金額超過了其訴請金額。申請人申請財產保全是為了保證被申請人到時有足夠的財產可供執行。因此,申請財產保全的范圍不應當超出訴請范圍,否則構成權利的過度行使,造成損失的也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當事人申請訴訟保全錯誤給他人造成財產損失的行為本質上是侵權行為,應符合一般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
二、權益救濟分析
(一)歸責原則分析
多數學者認為,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五條(以下簡稱“第一百零五條”)規定的“申請有錯誤”等同于“申請人主觀上有過錯”,即該類侵權責任的歸責以過錯責任為原則,主要理由是:
其一,我國侵權法以一般侵權責任為原則,以特殊侵權責任為例外,只有特殊侵權責任才適用無過錯責任,法律沒有作出特殊規定的都是一般侵權責任,應當適用過錯責任歸責原則。對于錯誤申請財產保全的損害賠償責任,法律沒有作出特殊規定,當屬一般侵權責任,適用過錯責任;
其二,對財產保全申請人科以無過錯責任,不合理的加重了申請人責任,從而不利于保全制度發揮其應有的功效。但筆者認為第一百零五條規定的“申請有錯誤”只是一個事實判斷,即不論申請人有無故意或過失,只要錯誤申請保全并因此造成他人財產損失的,申請人就應當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
依照我國侵權行為四要件說理論,過錯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包括:損害事實、加害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行為人的過錯、加害行為的違法性。其中,鑒于歸責原則之分歧,是否必須包括“行為人過錯”也直接導致了司法實踐中的操作不一。
因此,如被申請人認為訴訟保全行為錯誤構成侵權,其應當證明同時具備上述構成要件,而這也是被申請人權益救濟難點之所在。
(二)損失類型及舉證責任
1、損失類型
在實踐中,因錯誤申請財產保全造成損失的形式主要包括:
①保全資金實物致被申請人的利潤遭受損失;
②保全債權等致被申請人的利息遭受損失;
③保全致被申請人不能履行與他人的合同,致其承擔違約責任遭受損失;
④財產保全措施造成的保管費用支出;
⑤保全某項特定物致被申請人無法從事特定活動導致的損失;
⑥財產保全致被申請人的商業信譽或企業形象受損等。
2、舉證責任
(1)損害事實
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責任負擔原則及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被申請人或其他受害人應在訴訟中對自己所遭受的損失負舉證責任,否則就要承擔對自己不利乃至敗訴的后果。此類案件訴訟中,被申請人應當及時對損失發生情況進行證據固定,否則,時過境遷,證據的搜集整理將成為權益救濟之最大障礙。
在訴訟保全類型中,最普遍的就是凍結銀行賬戶,該種情形下被申請人應當舉證賬戶資金被凍結造成其資金周轉困難,進而導致被申請人借款事實的實際發生,借款利息即為被申請人所遭受的直接損失。
(2)行為違法性
就前述三種錯誤類型而言,前兩種可根據生效的法律文書以及其他財產確權證明予以證實,相對較為容易。但針對普遍存在的實際判決結果與申請保全金額存在差異,第三種類型之“申請財產金額超過了其訴請金額”究竟在如何情形下方可認定為存在保全錯誤成為最大難點。在司法實踐中,法院對此作出不屬于錯誤保全的諸多判例也屢見報端。
(3)因果關系
僅有上述行為違法性和損害事實兩個要件尚不足以構成申請人承擔賠償責任的全部要素,申請人還須證明二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因果關系,就是錯誤的申請行為與損失之間的內在聯系,這種關聯性是承擔民事責任的普遍要求。如損失由其他原因造成,申請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如何認定錯誤申請財產保全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筆者認為應結合錯誤申請財產保全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必要性、充分性和關聯性三個要素進行考察,并結合案件的具體情況進行綜合認定。
(4)行為人過錯
依照過錯責任原則,被申請人需證實申請人對申請財產保全未盡到謹慎的注意義務。如申請人出于善意并根據現有證據和事實提出的合理訴訟請求,即使法院判決最終沒有支持或僅支持部分請求,也不能輕易認定申請人主觀上有過錯。因為申請人對自己權利的衡量可能與法院的判決存在一定的誤差,當事人的合理訴請可能與國家司法干預的后果不盡相同,過分苛求申請人對自己的權利進行準確無誤的評判是不現實的。然而,超過一定合理范圍,數額錯誤明顯,或者申請人明知或應當知道其訴請不能得到法院支持,則應當藉此認定申請人主觀存在過錯。當然,這也是屬于司法自由裁量權范圍。
通過上面的文章介紹相信您已經知道了您問題的答案了,如果有的時候面對的問題并不簡單的話,歡迎您來咨詢律霸網律師們,我們將會用專業的知識全力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獲取交通事故證據
2020-12-17如何聘請律師?
2020-12-07交通事故賠償強制執行期限
2020-11-09如何調查老婆出軌證據
2020-12-27對保險欺詐規定的三種仲裁方式是
2021-03-03簽保險代理合同事畢需要解約嗎
2020-12-18雇傭關系雇主怎樣免責
2020-12-28小孩商場電梯受傷賠償應該找誰
2021-03-07公司未與死亡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04商業養老保險真的能夠養老嗎
2021-03-13銀行貸款禁止投向保險公司嗎
2020-12-25租的車出的單方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0-11-23車的保險進項可以抵扣嗎
2021-01-04醉酒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進行理賠
2021-02-03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三條是怎樣的
2021-03-24怎樣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19土地出讓轉讓的流程
2021-02-18拆遷不接受安置的申請怎么寫
2021-02-16法院能否對被執行人家庭成員拆遷補償款一并凍結扣收
2021-03-19拆遷補償的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