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無效的,二審期間,如果一方提出管轄異議,或者二審法院認為該案沒有管轄權,二審法院可以:1、繼續審理,作出終審判決;撤銷原判,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審理。
民訴法108條規定的受理條件很明確,應該是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訴訟,一個法院對案件的裁判權的前提就是司法管轄權,沒有管轄權就不能對案件作出裁判,不能因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管轄異議便認為取得了管轄權,也不能因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異議便視為達成約定管轄。特別是違反專屬管轄和級別管轄的案件,因為管轄權是法律對法院審判職能的區域或等級性授權,不是當事人選擇就能決定的問題,當然這應該與當事人在幾個有管轄權的法院之間進行選擇相區別。
管轄權異議,是指當事人認為受訴法院或受訴法院向其移送案件的法院對案件無管轄權時,而向受訴法院或受移送案件的法院提出的不服管轄的意見或主張。
所謂管轄權異議的主體,是指在民事訴訟中有權提出管轄權異議的人。民事訴訟法第127條對管轄權異議主體的表述為“當事人”,在我國民事訴訟法中,當事人的概念外延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訴訟人、第三人。在民事訴訟實務中,提出管轄權異議的往往是被告,被告享有管轄權異議之主體地位在法理上和實務中已得到一致肯定,分歧在于原告、參加訴訟的共同原告和第三人是否享有管轄異議權。
法律首先是指一種行為規范,所以規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規范性是指法律為人們的行為提供模式、標準、樣式和方向。法律同時還具有概括性,它是人們從大量實際、具體的行為中高度抽象出來的一種行為模式,它的對象是一般的人,是反復適用多次的。法律還具有普遍性,即法律所提供的行為標準是按照法律規定所有公民一概適用的,不允許有法律規定之外的特殊,即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觸犯法律,便會受到相應的懲罰,對其教育,改良。
對于你提出的“無管轄權的法院判決是否有效”問題,律霸網小編已經整理出來了,無管轄權的法院判決是無效的,當事人和第三人可以提出管轄異議,如果發現沒有管轄權法院可以繼續審理也可以撤銷原判,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審理,有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被人故意咬傷怎么賠償
2021-02-07聘請常年法律顧問的費用是多少
2021-03-22已經注冊的禁止地名有效嗎
2020-12-31房產抵押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08被狗咬傷誤工費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贍養包括小孩嗎
2021-02-07挪用公款多少可以立案
2021-02-01廣告中說明賠償屬于要約邀請嗎
2021-03-11反擔保合同的要點是什么
2020-11-21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安置房拆遷有什么規定
2021-01-22如何繞開二手房中介陷阱
2020-11-08公司名稱變更影響公司認證嗎
2020-11-11符合條件的職工是否可以申請變更無固定期的合同
2020-12-12競業限制補償金比例是什么,競業限制補償金有什么規定
2021-02-20企業與什么樣的人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17勞務派遣一般納稅人如何認定
2021-03-16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有侵權責任人意外險還要賠嗎
2021-02-07可以投1年以內的短期交強險嗎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