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調解如果不到現場怎么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三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愿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
由于調解制度沒有強制力,是基于雙方平等自愿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一方不到場是無法進行調解的,當事人可以提出仲裁或者訴訟解決。
二、調解的法律效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七條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制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
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三、民事調解的程序
1、心理疏導
所謂心理疏導,即扶正當事人的心理狀態,為其搭建一個思想交流的平臺。當事人發生糾紛的原因很多,其中,情緒對立是一個重要因素。審判人員對當事人進行心理輔導,首先做當事人的態度工作。美國西點軍校有一句名言就是:“態度決定一切。”調解能否成功首先取決于當事人對待解決問題的態度。因此,調解開始前首先及時有效地疏導當事人的偏激情緒,消除其心理障礙,使其理智地思考問題。其次,促使當事人對利益的得失和責任的承擔進行再認識,幫助他們樹立公正、善良、和諧的調解觀。三是注重引導當事人進行坦率真誠地交流,以人為鏡,反省自己,創造一種進取合作、寬容大度、信任諒解的調解氣氛。
2、癥結把握
所謂找準癥結,即積極幫助當事人對案情進行認真地分析,使當事人對糾紛產生的原因、過程、結果及帶來的危害性有一個全面、真實地認識,找出問題所在。調解階段分析案情不同于判決的事實認定,審判人員應當緊緊圍繞當事人的主張及其提供的相關證據,輔以證據規則。案情分析應當實事求是,事實的確認要力爭全面、翔實,力戒未經當事人認可而由調解人單方面武斷地作出判定。通過與當事人交流案情,力求將當事人發生糾紛的癥結把準、拿實。
3、法制教育
在審判實踐中,存在盲目追求案件調解效率的現象,有的調解工作人員只是單方面強調當事人的自愿,而漠視了調解的合法性。合法是調解的最根本原則,調解的過程即是法制教育的過程。在調解過程中,對案件涉及的法律、法規、政策,調解人員應進行耐心、細致的宣傳和解答,明確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對當事人的不良及違法行為,調解人員要有針對性地開展說服教育工作,幫助其認識錯誤,改正錯誤。
4、和解促成
促成和解,是在把握糾紛的癥結和適用法律的基礎上,規勸當事人互諒互讓,達成協議的過程。這是調解工作的重點環節。審判人員對當事人要申明利害得失,權衡效率與后果,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寓之以法,使當事人主動讓步,從而找到一個雙方認可的糾紛處理方案。
調解是一種手段,但協議的達成必須是以當事人的自覺、自愿為前提,任何強行調解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否則,即使當事人在調解協議上予以簽字,也因違反自愿原則,協議不會得到很好地履行,甚至導致當事人申訴不止。
5、情感還原
即使當事人達成了調解協議,矛盾得到了處理,當事人的情緒恢復到了平和的狀態,但當事人之間因糾紛發生的隔閡不一定因協議的達成而得到徹底的消除。因此,和解達成后,應進入情感還原環節。即對當事人進行一些心理安撫工作,進一步改進人際關系,促使當事人之間放棄前嫌,和睦相處,建立誠信,增進合作,互利共贏。必要時也可以適時進行回訪,以鞏固調解的工作效果。情感還原,或許寥寥數言,就可打動人心,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面對千變萬化的案情,調解環節并非缺一不可,其順序亦并非一成不變;但萬變不離其“宗”,即一般民事案件的調解工作均應經過這幾個環節。只要我們立足于實際去分析、去選擇,就能找到最佳的調解方案。但是,不論重點突出調解工作的哪一個環節,上述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得到相應的重視!
上述就是小編對民事調解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輕微肇事逃逸能調解嗎
2020-12-17疫情期間員工工資怎么核算
2021-02-01司法強拆法律依據
2020-11-17在車禍中死亡要賠償多少
2021-01-08經濟賠償金有上限嗎
2020-11-22電梯事故找誰賠付
2021-02-14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新生軍訓遭校園暴力致死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1-04認定勞動關系的存在可依據哪些憑證
2021-03-14試用期想離職公司不肯怎么辦
2021-02-27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長期健康保險產品是否有合同猶豫期
2021-03-25清包工地上出了事怎樣理賠
2021-01-17哪些人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主體
2021-01-03交保費后還未出保單即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02司法鑒定保險傷殘標準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2020-12-15宣告死亡又復活保險金要退回嗎
2020-11-26土地承包合同未到期能收回土地嗎
2021-03-19我國農地所有權、使用權、承包經營權的概念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