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的受理條件有哪些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7)》第一百一十九條中對民事案件的起訴條件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在這些條件中,唯有“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這個規定的標準太不明確了。在《民事訴訟法》第3條中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這也是一個概括性的表述,可以簡單的解釋為平等主體之間的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引起的糾紛,由人民法院受理。
具體包括:
(1)財產關系案件。這里所說的財產關系,指的是不包括具有縱向行政隸屬關系的財產關系,只包括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主要有財產所有、財產權利的流轉、財產權利繼承等橫向的財產關系。這一內涵是與我國民法的調整范圍向對應的。
(2)人身關系案件。這里所說的人身關系是基于人格權、身份權而衍生出來的一系列的權利。基于人格權而產生的權利包括生命、姓名權、榮譽權等。基于身份關系而產生的權利包括著作權、發明權、專利權、商標權等。然而基于政治性和隸屬性的縱向管理關系而產生的社會管理就不屬于民法調整的范圍,當然在爭議解決時也就不能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范來解決。這類型的糾紛主要包括行政人事關系糾紛、刑事糾紛、行政管理糾紛等。
根據相關的政策、法規,像企業職工下崗、整體拖欠職工工資;涉及城鎮企業(已經參加社會保險統籌)繳納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的案件;非法集資而引發的糾紛;涉及到大面積土地調整或者群體性利益的重新分配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追索土地征用補償費等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
(3)勞動爭議案件。目前我國的就業采用的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雙向選擇”模式,在爭議解決時也采取“先仲裁,后訴訟”的爭議解決模式。在這樣一種體制下,勞動爭議當事人對勞動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就可以在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因此涉及企業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的規定而發生的爭議,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以及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應當依照《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處理的其他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機構的裁決不服的,均可以通過到法院打民事官司的途徑解決。
國家法律規定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的法院才可受理。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民事訴訟的受理條件有哪些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伙人的身份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繼承
2021-03-17破產過程中債權債務能否抵消
2021-02-17夫妻共同債務是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1-03-23訂婚之后男方要退婚怎么辦
2021-02-17雇傭算承包關系嗎
2020-12-09房產無償贈與孫女收稅嗎
2021-01-19在什么情況下與員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3人壽保險多長時間生效
2021-02-24我國保險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保險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有哪些
2021-01-22單位要給滿50歲的女職員買養老保險嗎
2021-02-17原保險與再保險區別在哪里
2021-02-12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五條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2-14人身險賠付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01土地互換期限約定不明怎么處理
2021-03-25租的商鋪才經營半年遇到拆遷了,租房拆遷有沒有停產停業損失
2021-02-22拆遷安置房不滿意可以拒絕接收嗎
2020-12-18農村征地拆遷維權過程中如何收集證據
2021-01-15貴州縣城規劃區內房屋拆遷安置補償方案
2020-12-06拆遷補償標準公告內容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