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行為能力的法律適用
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指法律確認自然人通過自己的行為從事民事活動,締結民事法律關系,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各國法律都規定自然人取得行為能力的條件有兩個:(1)必須達到法定年齡;(2)必須心智健全,能夠承擔自己行為的法律后果。根據這兩個條件,自然人可分為完全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行為能力人。
自然人行為能力的法律沖突
由于各國法律對成年年齡、構成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條件以及禁治產制度的規定不同,自然人行為能力的法律沖突隨之產生。
1、成年年齡的規定不同。成年年齡是劃分完全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行為能力人的主要標志。各國民法對此均有規定,但具體規定差異較大,大到25歲,小到18歲,這就導致一個自然人可能在甲國是完全行為能力人,在乙國卻是限制行為能力人。
2、禁治產制度的規定不同。禁治產制度是各國為了保護雖達到成年年齡,但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造成其能力低下的人的利益而禁止其經營自己的財產的制度。各國法律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宣告禁治產的原因和法律效力兩個方面。精神失常不能處理自己的事務是宣告禁治產的主要原因,但各國對其他條件的規定有所不同。對禁治產宣告的效力有兩種立場:多數國家主張被宣告為禁治產者的行為無效;另一種主張認為,被宣告為禁治產者的行為是可撤銷的法律行為,并不是當然無效。
關于自然人行為能力的法律適用,主要有本國法主義和住所地法主義兩種做法。但在實踐中嚴格貫徹屬人法原則,有時對本國領域內的交易安全不利,因為在本國人與外國人交易時,不一定了解對方依其屬人法是否有行為能力。因此,國際上的通行做法是:原則上適用當事人的屬人法(本國法或住所地法),但有兩個例外或限制:(1)處理不動產的行為能力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2)有關商務活動的當事人的行為能力可以適用行為地法,即只要其屬人法或行為地法認為自然人有行為能力,就應認為其有行為能力。
中國關于自然人行為能力法律適用的規定
我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12條規定:“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適用經常居所地法律。自然人從事民事活動,依照經常居所地法律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依照行為地法律為有民事行為能力的,適用行為地法律,但涉及婚姻家庭、繼承的除外。”至于自然人經常居所地的確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5條作了明確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第96條規定:“票據債務人的民事行為能力,適用其本國法律。票據債務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依照其本國法律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而依照行為地法律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適用行為地法律。”
遇到此類問題,請你認真閱讀以上內容。那么希望以上律霸網小編為你提供的答案能夠解決你的問題。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你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
2021-03-05公司法關于股東出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03擔保合同有不安抗辯權嗎
2020-12-27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在偵查階段可以羈押多長時間
2021-03-10匯票承兌程序有什么
2021-03-20父母健在孩子能否變更監護人
2020-11-26合同生效前要約可不可以撤回
2020-12-17委托擔保合同
2020-11-26民間房產抵押借貸流程
2021-01-03水電安裝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0用人單位有權擅自變更勞動者工作崗位嗎
2021-03-09關于終身人壽險的相關知識
2020-11-11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糾紛中的保險標的物所在地
2020-11-27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保險合同的訂立必須要投保人親自簽字蓋章才生效嗎
2020-11-21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3-26保險合同書丟了怎么辦
2021-01-22如何選擇合格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14公眾責任險承保方案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