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適用規則是根據《立法法》相關規定,主要有以下四大原則:
⑴上位法優于下位法。《立法法》第79條規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規、規章。第80條規定,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于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區域內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⑵特殊法優于普通法。《立法法》第83條規定,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
⑶新法優于舊法。《立法法》第83條規定,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⑷一般不溯及既往。《立法法》第84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法律規則是指經過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關于人們行為或活動的命令、允許和禁止的一種規范。法律規則的上位概念是法律規范(法律規范可以分為法律規則和法律原則)。
法律規則的三要素:假定,處理,制裁
假定條件是法律規則中有關適用該規則的條件和情況的部分,包括適用條件和主體行為條件;行為模式即法律規則中規定人們如何具體行為之方式的部分,包括可為(授權)模式、應為(義務)模式和勿為模式;法律后果是法律規則中規定人們在作出符合或不符合行為模式的要求時應承擔相應的結果部分,包括肯定的后果和否定的后果。
(一)法律規則的含義
法律規則是指具有一定結構形式,并以規定權利義務和相應法律后果為內容的行為規范。
(二)法律規則與語言
1.一切法律規范都是通過語言表達的,具有語言的依賴性;
2.法律人適用法律解決具體案件的時不是適用語句的自身或語句所包含的字和詞的本身,而是適用語句所表達的意義;
3.語言的意義具有歧義性和模糊性,故法律需要解釋,也因為此法律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
4.表達法律規則的特定語句往往是一種規范語句,根據規范語句所運用的助動詞不同,可以分為命令句(必須、應該、禁止等詞)和允許句(可以)
5.并非所有的法律規則都是以規范語句的形式表達,也可以使用陳述語句或者陳述語氣表達。法律規則和法律條文的關系法律條文是表現法律規則的形式;法律規則是法律條文所要表現的內容。法律規則和法律條文的關系一般是對應的。
但是我們在法律條文中看到其表述法律規則的情況是不同的,具體而言,大致有以下幾類突出的情形:
(1)一個完整的法律規則由數個法律條文來表述。
(2)法律規則的內容分別由不同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條文來表述。
(3)一個條文表述不同法律規則或其要素。
(4)法律條文僅規定法律規則的某個要素或若干要素。
3.法律規則的分類
按照法律規則的內容規定不同,分為授權性規則和義務性規則。所謂授權性規則,是指規定人們有權做一定行為或不做一定行為的規則,即規定人們的“可為模式”的規則。有的規則既是權利性規則又是義務性規則,如教育權。所謂義務性規則,是指在內容上規定人們的法律義務,即有關人們應當做出或不做出某種行為的規則。它也分為兩種:
(1)命令性規則(婚姻法規定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需征得現役軍人的同意);
(2)禁止性規則。按照規則的內容的確定性程度不同,分為確定性規則、委任性規則和準用性規則。
如果您還有疑惑,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歡迎您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強制執行能分階段履行嗎
2021-03-23規范的房屋租賃協議
2021-01-28婚前協議只簽名沒按手印是否有效
2021-02-11解約定金可否有守約方提出
2021-01-23未成年人可成立特別累犯嗎
2021-02-16侵權賠償協議能否約定管轄
2020-11-23交通事故受害人可否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0-12-27第二順位繼承人能領到撫恤金嗎
2020-12-30半路夫妻領證后有繼承權嗎
2020-12-21實習期沒轉正有補償金嗎
2021-01-30公司虧損沒錢發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1-03-12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仲裁委員會裁決或不予受理通知,向人民法院起訴,可否將仲裁委員會列為被告?
2020-11-21產品責任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5為什么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2-14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人身保險的投保人需要擔負什么義務
2021-02-07保單是否可以轉讓,轉讓保單需要經過保險人的同意嗎
2021-01-14車子沒貼強險標志怎么向交警證明買了保險
2021-02-21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賠
2021-02-27什么叫代理?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