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法律規定父母都是法定監護人?
根據法律規定父母都是法定監護人,監護人員負有保護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義務。在實施義務教育中,初中生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主要應承擔如下義務和責任:
1、必須按時送適齡的子女或其他被監護人入學;
2、必須保證適齡的子女或其他被監護人接受完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不得讓他們中途停學;
3、應按規定,交納政府規定的義務教育雜費;(生活確實困難,無力支付雜費的家庭可向就讀學校提出申請減免)。
4、必須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配合學校教育好子女或其他被監護人,使孩子能健康成長。
根據《義務教育法》第十五條規定,對于那些未經批準,拒送子女或被監護人人學,以及讓正在小學、初中就學的子女或被監護人中斷學業的家長,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分別情況,給予批評教育,罰款或其他行政處分,開采取有效措施,責令他們送子女或被監護人人學。
二、法定監護人包括哪些?
法定監護人,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擔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的人。法定監護人包括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和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包括三種:
(1)未成年人的父母;
(2)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
(3)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民政部門等法人組織。擔任監護人的順序依血緣關系和組織關系的遠近而確定,順序在前者排斥順序在后者。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包括四種:
(1)配偶、父母、成年子女。
(2)其他近親屬如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
(3)關系密切的其它親屬、朋友。
(4)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當地的民政部門。
確定監護人也依上列順序進行。擔任法定監護人應監護能力。認定監護人的監護能力主要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
法定監護人在我們國家是對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作出的一種監護,一般情況下對于未成年人的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們的法定監護人。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法定監護人證明哪里開?
法定監護人更改的方式有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固定資產貸款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1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不可以制作什么信息
2021-03-01知識產權合同審核流程是什么
2021-01-15商業承兌背書人有追索權嗎
2021-02-02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1-19機動車與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26律師調解婚姻糾紛應遵守哪些原則
2021-03-10轉繼承有怎樣的特征
2020-11-08小孩子在商場受傷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11股東之間的競業限制協議有效嗎
2020-12-28工傷待遇未解決勞動關系是否存續
2021-03-10各類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離婚時可供分割的財產險有哪些
2021-03-25交通事故同等責任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2-28離婚時土地承包經營權怎么分割
2020-11-28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以及概念是什么
2020-12-02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拆遷補償方案有幾種
2021-01-19影響房屋拆遷補償的這幾件事,你可能正在做
2020-11-09已經簽訂了補償協議還能拆遷維權嗎
2021-02-16戶口不在農村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