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中止
(一)訴訟時效中止的概念訴訟時效的中止,指在訴訟時效進行中,因一定的法定事由的發生而使權利人無法行使請求權,暫時停止計算訴訟時效期間。
《民法通則》第139條規定:
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二)訴訟時效中止的事由中止訴訟時效必須有法定事由的存在。根據《民法通則》第139條及《民通意見》第172條的規定來看,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有兩類:
一是不可抗力
二是其他障礙。此處的其他障礙包括:
(1)權利人死亡,尚未確定繼承人。
(2)權利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而無法定代理人的,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代理權,或者代理人本人喪失行為能力等。
(三)訴訟時效中止的時間根據《民法通則》第139條的規定,只有在訴訟時效的最后6個月內發生中止事由,才能中止訴訟時效的進行。如果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以前發生權利行使障礙,而到最后6個月時該障礙已經消除,則不能發生訴訟時效中止;如果該障礙在最后6個月時尚未消除,則應從最后6個月開始時起中止時效期間,直至該障礙消除。如在一般訴訟時效中,當時效進行到1年零8個月時發生中止訴訟時效的法定事由,該事由延續兩個月,那么,這兩個月不計入訴訟時效,待法定事由消除之日起,接著原來1年零8個月的時效期間繼續計算,直至期滿2年,即還有4個月的時效期間。如果時效進行到1年零4個月時發生中止事由,該事由持續了2個月,則法定事由消失后,只能再繼續計算6個月,而不是8個月。因為在最后6個月之前的2個月不存在訴訟時效中止的問題。
(四)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律效力在訴訟時效中止的情況下,中止事由發生前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限仍然有效,等到時效中止的原因消除后,前后期間合并計算。在民法規定的最長訴訟時效期間內,訴訟時效中止的持續時間沒有限制。例:甲于2004年3月4日被乙打成植物人,3年后的3月4日蘇醒,問甲要求乙賠償的訴訟時效是否已經經過?在此例中,甲被打傷要求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為1年,由于其被打成植物人,又沒有確定其監護人,因此訴訟時效在最后六個月時中止,因此作為甲還有六個月的時間主張權利。
二、訴訟時效的中斷
(一)訴訟時效中斷的概念訴訟時效的中斷,指在訴訟時效進行中,因法定事由的發生致使已經進行的訴訟時效期間全部歸于無效,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民法通則》第140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即以前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訴訟時效的中斷可以多次進行,但最長不得超過法律規定的20年的最長訴訟時效。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
1、提起訴訟。提起訴訟是指通過司法程序行使請求權。這里的“訴訟”應作廣義解釋。既包括民事訴訟法上一切權利主張形式,如起訴、應訴、作為第三人參與訴訟、申請支付令、申報破產債權、申請強制執行等。還包括依照其他法律規定的爭議解決程序提起的權利主張,如提請仲裁、請求專利管理機關處理專利侵權糾紛、提出商標異議或爭議,等等。此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權利人向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有關單位提出保護民事權利的請求的,也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2、當事人一方提出請求。這是指權利人在訴訟程序以外做出請求履行的主張。這種主張在客觀上改變了權利不行使的事實狀態,導致訴訟時效中斷。根據《民通意見》第173條的規定,權利人除向義務人直接提出請求外,權利人向債務人的擔保人、代理人或財產代管人主張權利的,也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中斷。
3、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義務人通過一定的方式向權利人做出愿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作為權利人信賴這種表示而不行使請求權,不能說是怠于行使權利,因此也應當構成訴訟時效的中斷。同意履行義務的表示方式除了書面或者能夠證明的口頭方式以外,債務人向債權人要求延期支付、對債務履行提供擔保、部分履行、支付利息等屬于同意履行義務的方式。
(三)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力根據《民通意見》第137條規定,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力為訴訟時效的重新起算。即已經經過的訴訟時效期間失去意義。訴訟時效的中斷可以數次進行,當然不得超過20年最長訴訟時效的限制。在訴訟時效已過的情況下,如果義務人履行了債務的,則履行有效,不得以不當得利要求返還;如果當事人就債務履行達成和解(例如延期清償協議),不應看作訴訟時效的中斷,而應視為新的法律關系成立,該法律關系受法律保護。在這種情況下,只有當債務人到期不履行和解協議時,才開始訴訟時效的起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協助勞動者申請工傷鑒定、爭取工傷待遇
2021-01-18實物出資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10喪失勞動能力的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0-11-17指定管轄的取證困難
2020-11-12家暴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2詐騙罪 偽造房產證
2020-12-14換崗位屬于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1產品責任險條款(涉外)
2021-02-14家庭財產保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4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談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
2020-11-28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多少
2021-03-17商業三者險和強制三者險都有哪些規定
2020-12-12保險法爭議是指哪方面
2021-02-14為獲理賠編造虛假事實騙保險公司構成犯罪嗎
2021-01-15保險問答:孕婦能不能投保?
2020-12-13農村土地承包法有些什么內容
2021-03-21“違建”面臨拆遷時真的沒有任何辦法嗎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