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夫妻一方借款未用于共同生活不屬于共同債務。
包某與汪某系夫妻,因經營需要,包某向盛某某借款39萬元至今未還。盛某某與包某、汪夫妻較為熟悉,曾有資金往來,其完全可以要求包某夫妻雙方就借款作出共同的意思表示,也應對其夫妻關系不和有所了解。但盛某某借款后未獲得汪某的追認,也未能證明借款系用于包某夫妻共同生活所需。
2009年7月24日,一審原告盛某某向富陽市人民法院起訴稱,包某因經營需要,于2005年8月28日向某某云借款30萬元,2005年9月15日借款9萬元,款項至今未還。請求判令包某汪某歸還借款39萬元并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法院判決
汪某不應承擔還款責任。
本案借款發生在2005年,盛某出借給包30萬元借款明顯超出夫妻日常生活所需,盛某應對借款是否系包、汪夫妻共同意思表示或借款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負有合理的注意義務和相應的舉證責任。
從庭審中當事人陳述事實看,盛某與包、汪夫妻較為熟悉,曾有資金往來,其完全可以要求包、汪夫妻雙方就借款作出共同的意思表示,也應對其夫妻關系不和有所了解。
但盛某借款后未獲得汪的追認,也未能證明借款系用于包、汪夫妻共同生活所需,且包、汪于2005年10月20日即登記離婚,距借款發生日不足兩月,故案涉借款不宜認定為夫妻日常生活所需,應認定為包某個人債務。汪某再審主張案涉債務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其無需承擔償還責任的理由成立,可予支持。
律師說法
借款人不能證明借款用于夫妻共同生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項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本案中,盛某不能證明包某的借款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也沒有得到汪某的追認,因此借款應屬于包某的個人債務,汪某不用共同還款。
綜合上面的介紹,夫妻一方借款未用于共同生活不屬于共同債務。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夫妻一方借款未用于共同生活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權申請行政復議的當事人已經死亡怎么辦
2020-12-17如果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將房屋轉租,對于轉租期限的約定應注意什么
2020-11-19單位申請工傷了是否可以起訴侵權人賠償
2021-03-03盜版被告怎么賠償
2020-11-22出交通事故全責能否申請工傷
2020-11-09喝多少酒算酒駕 酒駕的危害有哪些
2020-12-21離婚后孩子監護權變更法律怎么規定
2020-11-08配偶是法定監護人嗎
2021-01-14贈與合同能否贈與給未成年人
2020-12-28抵押擔保合同
2021-02-18財產繼承權的訴訟期限怎么認定
2020-12-01雇主民事責任要如何認定
2021-01-26貨物運輸保險單種類介紹有哪些
2021-01-26如何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
2021-03-14人身保險可以重復賠償嗎
2020-12-25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關于保險詐騙罪的一些法律常識
2021-03-02如何簽訂酒店承包合同
2020-12-28法律對土地承包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3如何加強土地流轉的管理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