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所謂名譽,是指社會上人們對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聲望、信譽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綜合評價。生活中,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會遭遇到有意或無意的惡意中傷,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名譽權呢?近日,筆者通過調查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法院近5年的28件名譽權糾紛案件發現,很多人并不清楚什么才是法律保護的名譽權,從而在打官司時遭遇了敗訴。
老人購物被員工辱罵
無法可依被駁回
2015年初,73歲的孫某在合肥市某超市購物時,發現商品“阿膠棗”漏標價格,遂詢問員工汪某,但汪某未給予積極回應,老人遂動手拉拽其衣服,兩人發生爭執。被人拉開后,老人用一包“阿膠棗”扔向汪某,汪某回了句:“老不要臉的。”事后,孫某以其人格受到侮辱誹謗為由,強烈要求超市負責人處理。超市負責人了解情況后安排汪某去進行解釋和道歉,但孫某對解釋表示不滿,拒絕接受道歉。后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消費者協會處理,由超市派人當面表示歉意,但孫某仍表示拒絕,認為這樣的道歉不夠真誠。
開庭當日,超市訴訟代理人當庭向孫某表示口頭歉意,但他仍表示拒絕接受。法院經審理后認為: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與經營者發生爭議的,可以通過與經營者協商、通過消費者協會調解、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訴以及訴訟等多種途徑解決爭議。經調查孫某確實被汪某罵了一句,但孫某采取拉拽衣服、扔砸商品等不當行為也有一定過錯。事后,超市安排汪某和專人分別對孫某道歉,有效消除了罵人事件造成的不良影響,孫某并未受到實質性的名譽權損害。故依法駁回了孫某要求超市給予書面道歉,賠償精神損失費1元的訴訟主張。
被張貼懸賞告示
無據可依被駁回
現年40歲的鄭某因丈夫與謝某存在債務問題,自2011年下旬至2012年初,被謝某在其單位宿舍和父母居住小區張貼懸賞告示,并被注明其工作單位和夫妻配偶關系。其中,面對謝某的張貼懸賞告示行為,鄭某丈夫報警后由公安機關處理并制作詢問筆錄,但未能制止其繼續張貼行為。鄭某遂訴至法院,要求謝某停止侵權行為,給予賠禮道歉并通過張貼公告或登報公告消除不利影響,并賠償5萬元精神損害撫慰金。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公民的名譽權依法受法律保護。謝某與鄭某丈夫因經濟活動產生矛盾后張貼懸賞告示的做法雖有失妥當,但不構成對鄭某名譽的侵權。鄭某未提供充分證據證明謝某有損害其名譽權的行為,故法院依法駁回了其訴請。
分手后女方被誹謗
法官支持其訴請
李某經人介紹和男青年周某認識,兩人經過短暫相處后,由于性格不合,李某提出了分手,但周某表示不同意。經過數次挽留,看到李某態度堅決,周某通過散布謠言、誹謗騷擾的方式,對李某的生活造成了重大的影響。不堪其擾的李某在警告無效之后,一紙訴狀將周某訴至法院,要求其立即停止侵犯名譽權的行為。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李某訴稱周某對其名譽權構成侵害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經法官訓誡,周某認識到了自己行為的不當之處,遂當庭向李某道歉并主動給付了補償金3000元。事后,兩人在法官主持下簽訂了調解協議,約定周某保證今后不會做出損害李某合法權利的行為,兩人對該起糾紛再無其他爭議。
法官釋法:名譽權是人格權的一種,所謂名譽權,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名譽被侵權主要有侮辱,誹謗,泄露他人隱私等方式,對此,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一旦發生侵權行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可以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法官提醒:一旦當事人覺得自己的名譽權受到侵害,可以要求對方停止侵權,消除影響。如果無效,可報警請求公安機關介入,如果發生損害后果,需要搜集證據以追究其民事責任。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當事人在起訴名譽權官司時,需要能夠證明對方的行為影響社會公眾對自己的評價,產生一定的社會影響才能證明確實存在侵權行為,如果受害人感受到不公正的社會壓力,或心理產生負擔、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創傷只是主觀感受,那么就不構成名譽權的侵害。
【法律解讀】
國家現行的法律有個行事罪名叫侮辱罪,你是有權利控告他的,不過要求賠償的話就要看對受害人造成什么樣的后果了,后果嚴重的要付刑事責任,后果不嚴重一般都按照民事糾紛就處理了。
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觸犯《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犯侮辱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告訴才處理”是指被害人告訴才處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強制、威嚇無法告訴的,人民檢察院和被害人的近親屬也可以告訴。本法之所以侮辱罪要告訴才處理,是考慮到侮辱行為大都發生在家庭成員、鄰居、同事之間或日常生活之中,屬于人民內部矛盾問題,且社會危害性不是很大,多數場合下可以通過調解等緩和力式來解決。此外,被害人可能不愿意讓更多的人知道自己受到侮辱的事實,如果違反被害人的意志而提起訴訟,采用刑事制裁的方法解決反會產生相反的效果。需要指出:“告訴才處理”,并不是說不告訴不構成犯罪,而是說不告訴對這種犯罪就不提起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2017年畢業于浙江大學法律系碩士,執業以來一直辦理刑事案件。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紹興市嵊州市執業,2019年7月開始在杭州市專業刑事所浙江靖霖律師事務所執業,2019年12月成為浙江靖霖律師事務所授薪合伙人,2020年3月被派駐到浙江靖霖(紹興)律師事務所擔任副主任一職,執業以來憑借深厚的法學功底,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精湛的執業水準、良好的職業道德,在浙江各地具有廣泛、良好的社會資源,得到客戶的一致好評。其為人正直、誠實守信、認真負責,多年來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辦理了一大批在國內或省內具有重大影響的刑事案件,曾為多名重大刑事案件被告人成功做無罪辯護、死刑立即執行案件改判為死緩的成功案例。累計辦理了多起重大刑事案件。
事故認定書不服,可以在幾日內申請復核
2021-03-19緩刑期間發現漏罪能否逮捕
2020-12-31盜竊罪加重處罰情節金額如何認定
2021-02-12交通事故訴訟證據一覽表
2021-01-02人身損害賠償法全文是什么
2021-01-02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上訴案
2020-11-13男方不給撫養費要坐牢嗎
2021-01-19向中國請求送達文書的,請求書應載明內容
2021-01-18兩人共同出資買房私下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1人身安全保護令是由哪一個部門負責發出的
2020-11-22商業銀行無故拖延支付本金的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5企業外銷收入會計要如何計賬
2021-01-21合同保全是什么
2020-12-24未簽訂勞動合同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17自殺案首判中會出現什么問題
2021-03-15買兩份意外險,賠付是不是兩份都分別賠付
2021-01-15新車投保要注意什么
2021-02-15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的管理內容是什么
2021-03-22法律對保險人答復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3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