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書與判決書的法律效力相同嗎
調解書與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由人民法院調解的性質決定的。訴訟上的調解是在人民法院的合議庭或者審判員的主持下進行的,是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的結果,也是人民法院解決糾紛,審結案件的一種方式。調解書與生效判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能夠保障法律的嚴肅性,保障司法機關的權威性,有利于穩定社會法律秩序,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制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對于不需要制作調解書的協議,應當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調解書與確定的判決書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調解書一經送達雙方當事人簽收,或者不需要制作調解書的協議經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蓋章后,表明訴訟程序已經結束,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已經確定,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比如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在六個月后,有新情況、新理由的,可以再行起訴),當事人就調解解決了的糾紛,不得以同一事實和理由,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于調解協議是基于自愿原則達成的,因此,對調解協議不得上訴。如果發現調解確有錯誤,只能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處理。在調解書沒有依法被撤銷之前,雙方當事人都應自動履行,如果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對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民事調解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八條的規定,當事人自行和解或者經調解達成協議后,請求人民法院按照和解協議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制作判決書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但有二類案件可以根據調解協議的內容制作判決書,一類是無民事行為能人的離婚案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離婚案件,由其法定代理人進行訴訟,法定代理人與對方達成協議要求發給判決書的,可根據協議內容制作判決書。
還有一類是涉外的民事案件,法律規定在涉外民事訴訟中,經調解雙方達成協議,應當制發調解書,當事人要求發給判決書的,可以依協議的內容制作判決書送達當事人。除此兩類案件外,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的均不能要求人民法院制作判決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侵權糾紛是否土地確權為前置
2021-02-02代持股份可以起訴確認股權嗎
2020-11-30行政執法行為的分類
2021-03-17支票及支票怎么填寫
2021-02-14車禍臉上二級傷殘賠多少錢
2020-11-19父母離婚后,子女是否有權因學費增加要求不與自己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增加撫養費
2021-03-23一審解除財產保全二審可以再申請嗎
2021-01-12法律允許兒子與父母斷絕關系嗎
2020-12-21撫恤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1-16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房屋中介居間不成功能求償嗎
2021-01-15物業發現違建如何處理
2020-11-30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1-01-26意外保險理賠范圍包不包括猝死
2021-02-25飛機延誤后起飛前還可以購買航班延誤險嗎
2021-01-15保險合同到期按什么條款退款
2021-02-10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兒童車禍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