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行的民事訴訟法對自認制度沒有作明確的、詳細的正面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頒行的《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第75條以司法解釋的形式首次對自認制度作了確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問題的若干規定》,再次間接確認了明示自認的效力,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2月21日公布的《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比較全面、準確地規定了自認制度。從司法解釋及有關規定上來看,當事人自認所產生的法律后果有:
一、對方當事人無須舉證,免除對方當事人的舉證責任。
二、約束法院,對于自認的事實法院必須予以認可。(涉及人身關系的除外)。
舉一個典型的例子來說明一下自認的法律后果。
甲開一家超市,乙負責為其供貨。雙方才開始業務往來時每次送貨收貨都有手續,但雙方業務時間久了之后,甲收貨時就不再為乙打收到條,乙也認為雙方業務關系一直很好,因此乙在收到甲的貨款時也沒有打收到條。后因甲長期拖欠乙的貨款不給,乙將甲訴至法院,要求甲支付貨款16000元。在庭審過程中,乙方沒有證據證明其給甲送貨,但在法官詢問甲乙雙方是否存在業務關系時,甲承認乙為其送了貨,價款為16000元(在甲的角度看即自認)。因為甲的自認,免除了乙的舉證責任,但甲同時又說已經給乙貨款12000元,實際他只欠乙貨款4000元,但是因為甲沒有證據證明其已經給乙貨款12000元(因甲沒有收到條),所以法院最后判決甲支付乙貨款16000元。事實上甲確實給乙已經支付了12000元。
從上個案例可以看出,如果甲在庭審過程中不自認,即不認可欠乙16000元貨款,則本案依照舉證規則,則應由乙來舉證其與甲存在業務關系,并且甲欠其貨款總額為16000元。事實上乙也不可能舉出證據來證明甲欠其16000元,從而乙要承擔敗訴的后果。但是恰恰是甲的自認,使乙免除了舉證責任。而甲主張的已經給乙12000元的事實因為甲沒有乙的收到條而無法舉證,根據舉證責任的有關規定,甲對這一事實舉證不能的情況下就要由甲承擔不利后果,因此,即使事實是甲已經將12000元給了乙,甲只欠乙4000元的情況下,法院依照有關法律規定,仍要判甲支付乙貨款16000元。而造成這一不利后果的直接原因就是甲在庭審過程中的自認。
自認可分為:
1、純粹的自認,也叫單純的自認;
2、附加限制的自認,即自認以后又附加一個條件;如上所舉的例子,甲的自認就是一個附加限制的自認。但附加限制的自認必須有證據證明自己所加的限制,否則后果與純粹的自認相同;
3、附加理由的自認,也叫附加理由的否認;如上所舉的例子,甲的自認就是一個附加理由的自認。但附加理由的自認必須有證據證明自己所加的理由,否則后果與純粹的自認相同;
4、擬制的自認,當事人到庭。當事人到庭沉默不語或回答不知道,如果是應當知道或者親身經歷而回答不知道的,一般認定自認,除此之外,不認定自認。另外,當事人到庭,拒絕質證沒有合理的理由的,也認為構成自認,不質證有正當理由的,對方當事人還應繼續舉證。
5、擬制的自認,當事人不到庭。如果沒有正當理由不到庭,看作對原告訴訟請求的允諾,認定自認,如果原告沒有正當理由不到庭的話,就按撤訴對待,而不是自認。如果有正當理由不到庭(如公告送達等),不能免除對方當事人的舉證責任。
由此可見,自認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要慎用,一切在以事實為根據的基礎上,重視證據的收集,重視證據的運用,在訴訟過程中用證據說話,不盲目自認,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同居后會有什么樣的危害
2021-02-21農村強制征地怎么解決
2021-02-01破壞軍婚罪有何規定
2021-02-07成立專利代理機構的條件
2020-11-16保全房屋抵押房照不是原告的可以嗎
2021-01-07車輛損失險有必要買嗎
2020-11-12個人簽的借款協議有效嗎
2021-01-30借條轉讓要三方到場嗎
2021-02-05酒后駕車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處罰是怎樣的
2021-01-03申請強制執行能否同時申請將對方列入失信人員名單
2020-12-06房產抵押給我之后被別人起訴保全了如何處理
2021-01-26法院可以調取微信聊天記錄嗎
2021-01-24集體土地租賃協議書的內容
2021-03-17公司上班試用期提離職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19實習期間公司解散需要賠償嗎
2021-02-13建筑工程保險的性質及其特點有哪些
2021-01-16保險條款是如何分類的
2021-03-04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之間存在什么不同嗎
2020-11-19在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也會拒絕賠付
2021-01-31違規超車出人命保險賠嗎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