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離婚時就婚姻存續期間,一方出具給其親屬的欠條所涉債務未做處理,離婚后又被雙雙告上法庭,要求清付欠款,法院該如何認定?近日,山東省文登市人民法院就這起民事案件做出一審判決,支持了原告方的訴訟請求,判決這對已散伙的夫妻共同承擔所欠女方親屬債務人民幣163000元。
曲某、張-女夫婦于1994年11月結婚。婚后購置房產三處因裝修房屋及購買商品房,由張-女出具借條于1999年4月28日、2001年7月30日、2002年9月22日分別借其父親張某人民幣20000元、73000元、40000元,共計借張某款133000元。2002年9月20日,張-女出具借條借其姐夫楊某30000元。2005年7月12日,曲某夫婦的婚姻因感情不和走到了盡頭,經法院判決離婚。由于離婚時雙方就所欠女方父親張某、姐夫楊某借款問題未作妥善處置,離婚后又相互推諉,今年5月份,張某、楊某在多次催討借款無果的情況下提起訴訟,要求這對已散伙的夫妻支付所欠借款163000元。
在庭審中被告張*答辯稱父親和姐夫所訴屬實。被告曲某辯稱,借款一事屬實,但沒有那么多,只借了5、6萬元,而且已經歸還了,是曲某把賣房子的266000元錢交給張*去還的。
文登市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曲某夫婦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為裝修、購置商品房向二原告借款163000元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庭審中,雖然曲某只承認借原告張某五、六萬元用于購房,其他借款均不知情,并對被告張-女在借條上代其簽名有異議,但從二被告共有的房產價值看,二被告的共同收入不足以購置如此多的房產,而被告曲某既無證據證實購置房產的款項來源,也沒有證據證明張-女所借二原告的款項并非用于裝修、購置夫妻共同財產,說明二原告所訴二被告借款數量及用途情況屬實。上述所借款項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至于被告曲某辯稱將266000元賣房款交付給張-女歸還借款,因無證據證實,法院不予認定。判決二被告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代持股東是否承擔公司責任風險
2021-01-14交通違章處理流程
2021-02-01復婚后再次離婚財產如何分
2020-11-22擔任安全監護人有哪些條件
2020-12-29撫養費不給會判刑嗎
2021-02-0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已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向其他保證人行使追償權問題的批復
2020-12-19什么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15競業限制在合同中有效嗎
2020-12-26正常離職后簽了保密協議有補償金嗎
2021-01-23家庭財產保險索賠的注意事項
2021-03-02淺析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0-12-16什么叫做追償
2020-12-04交通車禍保險如何賠償,賠多少錢
2021-02-19保險公司有哪些盈利方式
2021-02-05貨車報保險要資格證嗎
2021-01-05幾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0-11-29保險代理人有哪些分類
2020-11-27光伏電站太陽能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26為什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無法確權
2021-03-10土地管理是否近三十不會做出變動有何原因以及案例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