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滿18歲還有監護人嗎?
正常的年滿18周歲的人,就是屬于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了,此時是沒有監護人的,除非是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這種情況下才有必要設立一個法定監護人。
二、法律規定
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那么監護人必須是父母嗎?當然不是。
當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時,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如果被監護人是成年精神病人,其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三、其他權利
監護人由于智力、體力的相對欠缺或其他客觀原因而難以為繼監護職責時,法律應賦予其辭任權或拒任權。總結各國立法關于辭任或拒人的正當事由包括監護人年高、疾病、殘疾、遠離被監護人或已擔任多項監護事務,及社會工作過于繁忙等等。鑒于此,建議我國規定監護人如有以下事由時可以要求辭任或拒任:
(1)年滿六十五周歲
(2)有疾病或殘疾難以正常履行監護職責
(3)因照顧老人小孩或者患病配偶家務特別繁忙
(4)已經承擔兩個以上監護責
(5)現役軍人或擔任政府要職公務繁忙等等。
這樣既有利于減輕監護人的負擔,又能盡量避免因監護人的原因使被監護人的權益受損。
我國監護制度沒有明確規定監護的期限。在實際生活中,對未成年人的監護以18周歲為限。但對精神病人的監護往往無限期,成為監護人后需要履行監護義務直到被監護人康復或死亡。長時間的監護責任極其繁重,而其他潛在的監護人卻處于閑散狀態,極易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因此,立法應對監護期限給以明確界定,既有利于對被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又不至于對監護人造成過重的負擔。國外對此有明確的規定。《法國民法典》第491-1條規定:“除夫妻、直系卑血親及法人外任何人無權對一成人的監護超過五年。期限屆滿,監護人要求替換,并應予以替換”。《瑞士民法典》第415條規定:“監護人通常任期兩年;監護人任期屆滿,經一般認可,繼續留任兩年;監護人連任四年后,有權拒絕繼續連任”。德國的監護期限經過92年修訂后確定保護人的任期最長為5年,最低每隔5年要重新選任。以此作為參照,可規定我國的監護期限為5年,最多可以連任兩任,之后須重新確定監護人;其他暫未行使監護權的監護人有權對在任監護人的行為進行監督;在確定輪流監護人人選時應從有利于保護。
因為未成年人和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是不能對自己的人身和財產進行負責的,所以就需要有成年人對其進行監管和保護的,一般情況下未成年人和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是會由其夫妻或者親屬進行擔任的,如果原先的監護人不能繼續擔任監護人也是可以申請變更監護人的。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有哪些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導致患者死亡的醫療事故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6行政訴訟法發展了幾年
2021-01-23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幾個小時
2020-11-16被告輸了要交訴訟費嗎
2021-02-25著作權重復轉讓著作權歸誰
2021-01-13交通事故一般什么時間起訴
2020-12-26上下班工傷認定標準
2020-11-21限制婚后自由的婚姻協議有效嗎
2021-02-22商標侵權是否必須要物證
2021-02-19小區衛生差可以拒交物業費嗎
2020-12-29代位繼承人生活困難的話可以要求多分遺產嗎
2021-02-15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如何委托律師購房
2021-02-05勞動合同終止是否包括勞動合同解除
2020-11-19上海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7超市的罐頭致我損害,能要求超市賠償嗎
2020-11-29勞動爭議案件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到法院起訴?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2-18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
2020-12-17交通10級傷殘理賠多少錢
2021-02-03公司拖欠五年保險如何維權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