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錯責任原則有什么作用
新的《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及其相關解釋的效力于2020年12月31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其他法律將由新的司法解釋所替代。
過錯責任原則包含以下含義:
第一,它以行為人的過錯作為責任的構成要件,行為人具有故意或者過失才可能承擔侵權責任。
第二,它以行為人的過錯程度作為確定責任形式、責任范圍的依據。
在過錯責任原則中,不僅要考慮行為人的過錯,往往也會考慮受害人的過錯或者第三人的過錯。如果受害人或者第三人對損害的發生也存在過錯的話,則要根據過錯程度來分擔損失,因此可能減輕甚至抵消行為人承擔的責任。在共同侵權的場合,共同侵權人的過錯程度甚至可能成為其內部分損失的依據。在最高人民法院《人身賠償損失解釋》中,采納了根據過錯程度和原因力大小在共同侵權人內部分擔損失為原則,平均分擔為例外的主張。
過錯推定
所謂過錯推定,是指在某些侵權行為的構成中,法律推定實施該行為時具有過錯。這些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仍屬于過錯責任原則,即構成要件中要求行為人的過錯。行為人可以通過自己沒有過錯來獲得免責的效果,在這個意義上,也將過錯推定為過錯舉證責任的倒置。因為在一般過錯責任原則下,是要由受害人來證明行為人存在過錯;而在過錯推定的情況下,受害人不需要對行為人的過錯舉證證明,法律推定行為人存在過錯,除非行為人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適用過錯推定的情況,需要有法律的明確規定。我國《民法通則》第126條規定,建筑物或者其它設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一般認為,此條是典型的過錯推定。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根據國家規定,行為人具有故意或者過失才可能承擔侵權責任,如果受害人或者第三人對損害的發生也存在過錯的話,則要根據過錯程度來分擔損失,因此可能減輕甚至抵消行為人承擔的責任。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冊新公司的主要流程
2020-12-13根本違約的具體做法有哪些
2020-11-24異地離婚需要哪些手續
2021-02-04股權質押可以順位質押嗎
2020-12-212020年最新死緩最少服刑多少年
2020-12-22離婚協議書如何簽訂
2021-01-04業務承包關系算雇傭嗎
2021-01-13格式合同侵害什么權益
2021-01-24鄉村規劃外的違法建設如何處罰
2021-02-24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運輸途中瓷器毀損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3拖欠農民工工資被警察帶走怎么處理
2021-01-16機動車保險的類型有哪些
2021-02-26保險公司報備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1-29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07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保險糾紛非訴和解案
2021-02-03汽車保險應如何投保
2021-02-10保險公司的哪些經營行為要進行改正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