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相應得監護人,正常來說自己的父母即為第一監護人,如果遇到沒有第一監護人的,有些情況下監護人是需要法院來判定的,比如未成年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等一些特殊情況都需要法院確定監護人,法院通過法律規定按照與當事人的親密關系程度來確定監護人。那么監護人由法院確定的程序是怎樣的?下面我們來聽聽小編的看法。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按以下程序與方式確定監護人。
《民法通則》第二節 監 護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注: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祖父母、外祖父母;
兄、姐;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
第十七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配偶;
父母;
成年子女;
其他近親屬;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
第十八條 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了監護人由法院確定的程序是怎樣的這一問題的答案。不同的情況下法院確定監護人的程序也是不一樣的,如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的確定程序為,事先沒有確定監護人的,可以協商確定。有監護資格的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在他們之中指定訴訟中的法定代理人。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違法法律顧問有責任嗎
2021-01-1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1訴前調解的效力怎么樣
2020-12-16探望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7單位惡意不接受仲裁裁決書怎么辦
2020-11-27傷殘等級鑒定的標準
2021-02-26毒糖果致男童死亡投毒者應承擔何種刑責
2021-03-18合同形式瑕疵處理
2020-11-18保管費應在什么時候支付
2021-02-23保證合同有多個保證人怎么辦
2021-03-17購房合同平面圖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購買村集資房的需注意什么
2020-12-14公司是否要與股東簽訂勞動合同
2020-12-25競業限制期間可否申請專利
2020-12-30公司股東退股受競業限制嗎
2021-01-13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勞務合同可以進行競業限制嗎
2020-12-16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4機動車免除責任的確定有哪些標準
2021-03-0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