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離異后,孩子跟著父母的其中一方生活,則另一方具有探望子女的探視權。那么,探視權的規定一月幾次?其實探視權規定的時間長短是由法律的判決所決定的。現在,對于這個問題,小編在此做簡單的相關介紹。
《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
“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一般法院會判決另一方在每個月的單周或雙周的某一天行使探視權,也可能會有一至兩天的探視時間。如果另一方行使探視權明顯影響孩子的成長健康,或十周歲以下的兒童明確不愿被另一方探視,可另行向法院起訴,由法院暫時中止另一方的探視權。除此之外,任何人不能剝奪另一方對孩子的探視權。
探望權次數
探望權是一項立法權利。探望權的行使是享有探望權的主體執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離婚判決或雙方生效協議的實質性內容。這種權利是父母基于親子關系而享有親權的一種體現。只要當事人在離婚或變更撫養關系時不放棄,探望權就與直接撫養權同時成立。這種權利不需要確定,是自然享有的,所需要主張只是探望方式、時間等。
由于探望權的行使,涉及到直接撫養子女一方及子女的利益。修訂后的《婚姻法》規定:“行使探望權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從這個規定可以看出,《婚姻法》在確定探望權的行使問題上,確立了當事人協議與法院判決兩種方式,并且確立了“當事人協議優先”的原則。
根據“協議優先”的原則,探望權的行使首先由當事人協議。協議的內容主要包括探望的時間、地點、方式等問題。協議可在法庭外進行,也可在人民法院調解過程中進行,協議的內容應記載在離婚調解書上。之所以由當事人協議,是因為當事人雙方對自己和子女生活實際狀況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使達成的協議不致脫離實際情況,同時通過平等協商達成的協議也容易執行。
無論子女跟著父母哪一方生活,另一方都應該盡量抽時間多陪陪子女。給不了子女一個完整的家已經是很大的傷害,缺失的愛更讓人疼痛。希望小編的介紹可以幫到大家,如果有其他問題,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律師。
探望權司法解釋是如何規定的?
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怎樣執行
探望權的主體包括哪些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婆出軌小孩撫養權怎么判
2021-02-01強制執行效力債權文書公證的規定
2020-12-28眾籌投資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4一首歌的版權費是多少
2020-12-15立約定金的數額由誰約定
2021-01-15對身份不明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偵查羈押期限是多久,如何處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偵查羈押在實踐中的問題
2021-03-08監護人有權利不讓爺爺奶奶看孩子嗎
2020-12-15香港人和內地人結婚手續
2020-12-22企業必須有工會嗎
2020-11-12拖欠工資是否適用仲裁時效
2021-03-02“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人身事故的保險責任和免除責任分別的概念
2021-01-08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蘇州一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
2021-03-09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2別光知道交錢你的車投的都是什么保險你真的了解嗎
2021-02-03論保險詐騙的共犯問題
2021-02-26人壽保險金的給付方式
2021-02-08林地的承包期是多長時間?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