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原告肖某與被告孫某原系夫妻關系。2009年8月,肖某和孫某因感情不和離婚,雙方訴至法院后要求依法分割共同財產。經查,雙方于2003年2月2日登記結婚,婚后長年在外打工,家中并未購置房產及其他貴重財產。在共同生活期間,夫妻雙方商定孫某的工資(月收入2000元)收入作為日常家庭開支,肖某的收入(月收入5000元)則作為家庭儲蓄。在審理過程中,被告向法院提出財產保全,法院經過查證,肖某名下的多個帳戶上僅留有36.96元,但從2008年9月起至2009年4月,肖某曾先后從多家銀行提出存款共計28.2萬元。在庭審中,法院要示肖某說明這筆錢的去向,肖某稱這些款項都已用于家庭日常生活支出,已經不存在了。
[分岐]
原告肖某是否存在轉移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
第一種意見認為:原告肖某不存在轉移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原告肖某2009年8月份起訴離婚,但從2008年9月便開始并多次提取存款,而不是在離婚期間提取的,不能認定為轉移夫妻共同財產,況且所提存款全部用于平時家庭日常生活開支,因生活開支繁瑣性,故難以提交證據予以證實及確認具體金額。
第二種意見認為,原告肖某存在轉移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原告肖某在雙方離婚前期,多次取走名下存款共計28.2萬元,并稱該筆錢款均已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然而,家庭日常生活支出八個月內花費28.2萬元(加上被告1.6萬元收入,合計為29.8萬元),顯然不符常理,且原告又不能提供其他證據證明錢款的合理取向,因此應認定原告存在轉移、隱匿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
[管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第一、原告在起訴離婚前八個月,多次提取銀行存款合計28.2萬元,等到存款已基本提出后,遂向法院起訴離婚,顯而易見原告是有計劃有蓄謀的轉移夫妻共同財產。
第二、原告提取28.2萬元存款后,聲稱該筆錢款用于家庭日常生活開支,已經全部花掉了。但是從常理角度講,一個家庭在無購置汽車、房產等重大支出的情況下,八個月花費28.2萬元,另加上被告八個月的收入1.6萬余元,合計29.8萬元,顯然是不正常的,因此可認定被告存在轉移、隱匿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
對待這種轉移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七條之規定: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離婚后,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人民法院對前款規定的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予以制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員工試用期管理有哪些誤區
2021-01-16職工可以入選監事會嗎
2021-01-01小區衛生差可以拒交物業費嗎
2020-12-29政府集資房是什么房
2021-02-02信用卡逾期的立案標準
2021-01-26強制執行有哪些性質
2021-02-08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投資理財保險的適用人群
2020-12-05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投保人是否可以不經被保險人同意就變更或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3再保險合同業務有哪些
2020-12-132020最新人身意外保險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4也談《“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6轎車超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4欺騙誘導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1-01-18保險條款的法律規定怎么樣
2020-11-14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保險法基本原則以及作用是什么
2020-11-18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什么起停止支付
2021-03-12沒有交土地出讓金的四合院能買賣嗎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