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經(jīng)過】
子動車拒讓座,達州石橋八旬老人李某,準備到華西醫(yī)院看病,因節(jié)后人多只買到達州到營山座位,后借坐鄰座。到南充后,被剛上車的年輕貌美女大學生“請”起來,前面一中年男子將老人讓到自己位置。結果遭到美女反擊,坐自己位置錯了嗎?
動車上應該讓座嗎?姑且先將這個問題擱置不議。這些年,為了提倡“讓座”,大家都是蠻拼的:上世紀的時候基本是道德說教,再不行就小喇叭廣播;十多年前,發(fā)現(xiàn)了譴責的力量,鼓動著大爺大媽們“扇耳光”、“坐大腿”式強行索座。
再然后,地方部門嘗試以地方立法的姿態(tài),羅列出“請”或“罰”的各種強制手段,于是“讓座”這件事,似乎從“主動讓”成了“必須讓”。但其實,好像也沒有任何一種調查或邏輯能證明,這些年在“讓座”上的努力,果真就多大程度推進了讓座美德的蔚然成風。
【法律解讀】
不讓坐不構成犯罪。
購票乘車是每個人都擁有相同的權利.
在旅客先上車后購票的情況下,旅客登上承運人的車輛為要約,承運人準許旅客上車時為承諾,客運合同自旅客登上車時成立;在旅客向承運人指定的購票地點先行購票的方式下,旅客向承運人提出到站路線要求,并支付相應的票款即構成要約,承運人給旅客合乎要求的客票即為承諾,交付客票時客運合同成立,并即可生效,它的特征是購買和提供服務。而對于每一位乘客來說,擁有相同的權利享受服務,給他人讓座并不是必須的,更不能強制逼迫別人給你讓座。
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法律條款對此作出相應規(guī)定,在這起公交車上的暴力,老漢的行為表現(xiàn)出對于自身權利的放大,想當然的自己要比年輕人應有不一樣或更多的服務,此前,杭州一位小伙因沒給抱著孩子的年輕夫婦讓座,被扇了5個耳光。濟南一位母親帶3歲的孩子坐公交車時,同樣沒人給她讓座,她一怒之下竟扇了一名男乘客一個耳光,并稱“是替你媽媽教育你”和本次老漢的行為都是權力的濫用,“同樣是買票上車,憑啥要逼我讓座”。
讓座值得提倡的個人美德,而并不是社會公德,
經(jīng)常乘公交車的朋友,常常被美德與公德的不同解釋搞暈,車載廣播講的較為規(guī)范,如果售票人員的解釋就五花八門了,不僅混淆了美德與公德,有時語言不當叫人反感,“那位年輕人發(fā)揮一下社會公德,給老人讓個座......年紀輕輕的少坐一會兒累不著。”這是我們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前半句雖然錯,但還是可以接受,后半句個人情感太重,甚至帶有攻擊性,結果可想而知。往往是讓一些有意讓座的人又放下了屁股。給他人讓座并不是必須的,更不能強制逼迫別人給你讓座,看來語言不當就會適得其反。在公交車上主動為需要得到幫助的特殊乘客讓座,只能說這是一種值得提倡的個人美德,而并不是社會公德,不必將此加諸于整個社會。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直被電話騷擾,報警是否能處理
2020-12-17免于刑事處罰會受什么黨內(nèi)處分
2021-03-09購房合同上寫的兩個人名字,辦房產(chǎn)證必須都有嗎
2020-12-13勞動派遣方式中勞務用工法律風險
2021-01-15實習期離職需要提前多久
2021-01-06用人單位調崗降薪合法嗎,怎么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12-29投保車輛中的免責條款
2021-02-01重復保險的分攤方法
2021-01-21交通世故鑒定結果出來了保險公司多久能賠錢
2020-12-19在公司交的保險可以取出來嗎
2020-12-27事故保險理賠的流程有哪些
2021-03-18如何挽救盜搶損失
2021-02-25預定死亡率 Expected mortality
2021-01-04什么是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管理
2020-12-25為什么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不能出質
2021-02-20拆遷補償協(xié)議要誰簽字
2020-11-10因地鐵拆遷,拆遷補償不合理,可以拒絕拆遷嗎
2020-12-16在拆遷中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報告有什么要求
2021-02-15城市的舊房拆遷,補償能參考附近房價給嗎
2021-03-15宿州拆遷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