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規定什么是單親監護人?
長期與父親或者母親一方生活在一起的孩子,被稱為單親監護。
二、監護人的規定
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首先應當由其父母擔任,如父母死亡或者無監護能力的,按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成年的兄、姐;
3、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或者民政部門。
擔任監護人的人員有順序之分,但同一順序中擔任監護人的,并無人數限制,一人或數人均可。
三、監護人的分類
對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包括未成年人和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進行監護的人。一些國家的法律規定,監護人分為3種:
1、由后死亡的父或母于遺囑中指定者,稱指定監護人。
2、由法律規定的一定范圍的親屬依一定順序充任者,稱法定監護人。
3、由監護機關或法院選定者,稱選定監護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擔任監護人;與未成年人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后,也可以擔任監護人。
對于沒有上述監護人的未成年人,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被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其監護人應由下列人員擔任: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親屬;
5、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的。
沒有上監護人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的近親屬、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可由有關行政機關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因為未成年人和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都沒有能力對自身的人身和財產負責,所以我國也是制定了相關的法律并規定監護人的相關職責,如果監護人沒有起到監護人的作用或者出現了不能繼續擔任監護人時,也是可以向當地的居民委員會或者村委會提出撤銷或者更改監護人。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抵押財產上成立留置權的法律保護是怎樣的
2021-02-15徇私舞弊罪的立案標準都有哪些呢
2020-12-29父母有一處宅基地還可申請一處嗎
2020-12-25父母尚未喪失勞動能力可以分割兒子死亡賠償金嗎
2021-01-07假冒注冊商標如何如何處罰
2021-03-11定金、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三者之間的關系
2020-11-24店鋪租賃合同沒到期解約怎么賠償
2020-12-14離婚拆遷糾紛如何預防
2021-01-21法定監護人變更監護有哪些方式
2021-02-26父母離婚,子女需要給付贍養費嗎
2021-01-09蓄意造假做偽證如何處罰
2021-01-24交通事故誤工費該誰出
2020-11-19離婚協議日期寫錯還能生效嗎
2020-11-20對公賬戶變更法人流程有哪些
2021-01-25員工辭退怎么賠償
2020-11-22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它的保險金又是怎樣給付的
2021-02-03陸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哪些
2020-11-14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公司對事故駕駛員的賠償,是否該事故駕駛員獲得
2021-01-20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