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婚約財產糾紛案件標的物。
婚約財產糾紛案件的標的物即通常所說的彩禮。它不僅包括婚約雙方當事人在婚約期間或婚約之前互贈的財物,還應包括第三人(婚約雙方當事人的親戚、朋友)為之慶賀所贈與的財物。
在我國,第三人贈與財物的情況也較為普遍,社會上所謂的“彩禮”、“聘禮”、“見面禮”等術語多屬于第三人的贈與物。司法實踐中,這部分財物往往被行使請求返還權的一方當事人計算在所返還的標的數額之內。
但以下兩個方面應該不屬于彩禮的范疇:
第一、共同花費,一方收到彩禮后,往往會拿出部分用于共同花銷,如為辦訂婚宴請賓客,送禮以及平時的吃喝玩樂等。
第二、屬于贈與性質的財物。在戀愛中,男女雙方為表情意,通常會贈與對方的定情物、信物等。
2、婚約財產糾紛案件標的物的性質。
給付彩禮的行為不是普通的贈與行為。從民法的角度來看,贈與是指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地給予受贈人,受贈人無償取得贈與物的所有權的行為,具有無償性、單務性的特征。這種行為形式是贈與,其實質與民法上的贈與存在差異,往往不是當事人真正心甘情愿主動給付的,是迫于當地的風俗習慣,并將以后與對方結婚作為附加條件,因此它不是一種普通的贈與行為,而是以將來有一天對方能與自己結婚為附加條件的。
這種因婚約贈送彩禮的行為是我國《民法通則》中規定的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是一種附解除條件的贈與行為。彩禮這樣有一定財產價值的物品之所以從一方向另一方交付,即發生贈與行為,乃是因為存在著婚姻這種法律關系(婚約存在),隨著男女雙方當事人婚約的解除,贈與彩禮的原因歸于消滅,換言之,受贈人在婚約解除后喪失了繼續占有彩禮的法律上的原因,由于婚約解除后彩禮繼續由受贈人占有的法律根據消失,那么根據民法的公平原則將財產恢復到訂立婚約前的狀態才是公平合理的。
因此,婚約解除后,受贈人應當將彩禮返還給贈與人,如果受贈人拒不返還而繼續占有彩禮,將構成民法上的不當得利。
3、關于婚約財產返還的標準和數額。
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在第十條中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下列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在第(二)項、第(三)項情形下,應當以當事人離婚為條件。
但由于這一解釋,沒有明確說明婚約解除后彩禮的返還,與離婚后彩禮的返還的具體區別,如返還的數額如何把握,對生活困難如何確定等。導致審判人員由于認識的分歧,對同一案件的處理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應將婚約財產糾紛案件與離婚糾紛案件中彩禮的返還區別對待,我們通常理解的,要把“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作為彩禮返還的條件,而生活困難,有絕對困難和相對困難之分。所謂絕對困難,是指其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已經無法維持當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所謂相對困難,可以是與給付彩禮之前相比,由于給付造成了前后相差比較懸殊,相對于原來的生活條件來說變得困難了。離婚時彩禮的返還要以導致給付人生活絕對困難為條件,但處理婚約財產糾紛案件時,只要造成了給付人生活相對困難,就應予以返還。
該司法解釋規定的三種情形,在處理婚約財產糾紛案件時,只要符合其中之一,就可以判另被支付方返還彩禮,而不能要求三種情形全部存在。對于返還的數額,在處理離婚糾紛案件中的彩禮返還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并結合查證的彩禮數額予以判決。而婚約彩禮糾紛案件中,只要是屬于法院查明的彩禮部分,即應全額返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故認定下來如何報銷
2021-02-24民法典的基本構成有哪些
2021-02-16投訴法院去哪個部門投訴
2021-02-01如何調查老婆出軌證據
2020-12-27法院恢復審理有期限嗎
2021-01-26婚內出軌是否影響財產分割
2021-03-01遣散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3-09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勞動仲裁的時效怎么規定
2020-12-22抵押房的保險和購買人壽保險
2021-03-11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理賠公估人的業務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0-12-06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0-12-16保險法修改可圈可點
2021-01-16保單詳細條款到底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2021-02-06同等責任定損需要雙方保險都在嗎
2021-03-09交通肇事賠償保險公司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0火災保險賠償賠償標準
2020-12-25不按標準繳納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03保險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