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孩子的監護人是父母,等孩子長大成年后,是不需要監護的。可是,如果成年人患有精神疾病,或者沒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也需要監護。那么,精神疫病的成年人的監護人是誰?根據民法規定,父母、成年人子女及其它親屬可以擔任監護人,下面我們通過本文詳細了解下。
一、精神疫病的成年人的監護人是誰?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親屬;
5、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沒有上述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二、哪些情況下監護權被撤銷?
監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據有關個人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安排必要的臨時監護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依法指定監護人:
1、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行為的;
2、怠于履行監護職責,或者無法履行監護職責并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導致被監護人處于危困狀態的;
3、實施嚴重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的。
本條規定的有關個人和組織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未成年人保護組織、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前款規定的個人和民政部門以外的組織未及時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的,民政部門應當向人民法院申請。
三、哪些情況下監護關系終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監護關系終止:
1、被監護人取得或者恢復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監護人喪失監護能力;
3、被監護人或者監護人死亡;
4、人民法院認定監護關系終止的其他情形。
綜上所述,未成年人需要監護,同樣,沒有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精神病患者,即使是成年,也要監護。這個時候,其父母、子女和關系密切的朋友,都可以充當監護人。如果對監護人存在異議,居委會可以指定監護,對此不服的,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請訴訟,要求法院裁決。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有錢”是否代表一定能獲得子女的“監護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下班宿舍洗澡摔傷算工傷嗎
2021-03-01如何預防非法傳銷犯罪
2020-11-19年薪是勞動爭議糾紛范疇嗎
2021-01-20退休金是單位發還是國家發
2021-02-17沒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1-02-11勞動簽定和司法鑒定有什么區別
2021-02-10如何兌現投保人與保險人對保險合同的履行職責
2020-12-27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賠案件
2020-12-27改裝后的車如何理賠
2020-11-21車輛沒買強制險會受處罰嗎
2020-11-20什么是保險責任準備金
2020-11-19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17保險密度 InsuranceDensity
2021-02-24集體林權流轉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女方未婚戶口未遷拆遷可賠償嗎
2020-11-20養殖場關閉禁養的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3-01房屋拆遷補償該如何抉擇,可以要求在原有地段置換房屋嗎
2021-02-25房屋拆遷補償按面積還是人頭呢
2020-12-19河北宅基地拆遷補償
2020-12-01婚前房屋在婚后拆遷補償房屋屬共同財產嗎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