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學籍上監護人的條件是什么?
未成年的監護人是法定的,不得隨意變更。只有出現法定情形,才能依法變更。《民法通則》第十六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二、監護權包括哪些內容?
1、人身監護權
監護權的人身監護權與親權中的身上監護權的內容基本相同,具體包括:
(1)住居所指定權。未成年人不得隨意離開監護人指定的住所和居所。此權利由監護人行使。對于精神病人,亦同。
(2)交還請求權。當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被人劫掠、誘騙、拐賣、隱藏時,監護權享有請求交還被監護人的權利。
(3)被監護人身份行為以及身上事項的同意權。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不能獨立行使身份行為和獨立決定身上事項,必須經監護人同意,方能行使。如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職業的許可,法律行為的補正等,都由監護人為之。
(4)撫養義務。這一義務源于親屬權的義務,監護人應當為被監護人提供扶養費,包括生活費、教育費和醫療費等費用,但被監護人有財產的除外。對被監護人無法定扶養義務之人,不承擔此項義務。
(5)對被監護人監督、教育的權利和義務。被監護人是未成年人的,其教育、監督的權利和義務,與親權的內容相同;被監護人是精神病患者的,監督的權利義務有特殊的內容,除了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不受侵害外,還負有監督精神病人不得侵害他人的權利。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監督不力,被監護人侵害他人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的,監護人應承擔賠償的義務。
(6)對于精神病人的特定護養、救治義務。應根據具體情況,對被監護人進行醫治,促使其康復。
2、財產監護權
監護人應全面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權益。其主要內容為:對被監護人財產的管理權。監護人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綜上所述,孩子在辦入學手續,取得學籍后會在學籍卡上登記監護人姓名,一般情況下是父母。如果父母去世或者喪失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這樣已經不具備監護資格,學籍卡上的信息要及時修改。經過公證,可以改為孩子的祖父母或者孩子其它親屬等。
虐待被監護、看護人罪是指什么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交物業費,物業可以停水停電嗎
2020-12-16雇傭關系屬于連帶責任嗎
2020-11-17無期徒刑最少服刑多少年才會被釋放
2020-12-15如何預防拖欠工程款
2021-02-19離婚財產分割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普通行政案件簡易程序是當庭宣判嗎
2021-01-16人民法院是否必須執行仲裁裁決
2020-12-18單位違約怎么解除合同
2021-03-19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手寫無勞動關系模板是怎樣的,手寫是否有效
2021-03-03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哪些呢
2021-03-04保險公司應當賠償交通事故中自費藥品費用
2021-02-05保險對方車主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1從器官移植談確認保險合同條款爭議的基本原則
2020-11-23各家保險公司2000年的三大事件
2021-02-18“雙保險”不等于“雙賠付”
2021-03-25買了保險之后可以退保嗎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