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非婚生子女社會撫養費是怎么征收的
《北京市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第五條:根據不同情節,社會撫養費按照下列標準征收。
(一)對違反規定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夫妻或者非婚生育子女的公民(以下統稱當事人),按照市統計部門公布的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的3至10倍征收;
(二)對違反規定生育第三個子女及三個以上子女的當事人,按照本條第(一)項規定的征收標準加倍征收;
(三)對非婚生育第一個子女的當事人,按照市統計部門公布的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的1倍征收;
(四)對符合規定生育第二個子女的當事人,女方生育時不滿28周歲或者距生育第一個子女的間隔不滿4年的,按照市統計部門公布的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的五分之一征收。
對違反規定生育子女的當事人,其前一年實際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年人均純收入或者前三年實際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人均純收入的平均值高于市統計部門公布的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的,以其實際收入為基數,按照本條前三項規定的征收標準征收。
二、社會撫養費征收需經過程序有:
(一)立案
對違法生育或者收養子女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立案調查。
(二)調查取證
1、辦案人員(兩人以上)向被調查對象或知情人員出示《行政執法證》表明身份和調查意圖。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人員應回避。
2、向當事人及其所在工作單位或村(居)民委員會計劃生育工作人員、群眾和其它有關單位了解情況,查清當事人是否有違法生育或者收養子女以及非婚生育、婚外生育等行為并取得充分證據。搜集制作與本案有關的當事人陳述、證人證言、鑒定結論、書證、物證以及勘驗筆錄、現場筆錄、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筆錄應經被調查人核對無誤后簽名蓋章(印)。
(三)告知、聽證
在作出社會撫養費征收決定之前,應以書面形式向當事人告知作出征收決定的事實、理由和依據,并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依據成立的,應當采納。
(四)作出征收社會撫養費決定
在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的情況下,辦案人員根據違法生育事實、情節和相關法律法規提出初步處理意見,經鄉鎮、街道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機構和區縣人口和計劃生育法制工作機構審查,并由區縣人口計生委行政首長簽字同意后,制作征收社會撫養費處理決定書。
(五)送達
征收社會撫養費決定書必須送達當事人。由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注明收到日期,并簽名或蓋章。
(六)執行
當事人在收到征收社會撫養費決定書后應按規定期限及時繳納社會撫養費。當事人一次性交納社會撫養費確有困難的,本人可提出分期繳納申請,由作出征收社會撫養費決定的機構審查決定,并制作書面的決定書。分期繳納的期限一般不超過一年,最長不超過三年。
對拒不履行征收社會撫養費決定的,逾期不申請復議又不提起訴訟的當事人,由作出處理決定的機構自當事人訴期界滿之日起180天內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七)結案
當事人已履行完結征收社會撫養費決定的,由辦案人員將繳款憑證復印件納入案卷,并據實填寫《社會撫養費繳納情況登記表》,報區縣人口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審查同意后,予以結案。
(八)存檔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將立案、調查取證、作出處理決定、送達、執行等材料整理歸檔,并制作規范的案卷,以備查證和復議、應訴。
對于北京非婚生子女社會撫養費的征收,需要根據當地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來決定的。對于違反規定非婚生育的當事人,第一個子女是按照當地居民年收入的一倍進行征收,這也是為了更好的管控我國的人口以及相應的公民素質的提升。
2020年非婚生子女撫養費起訴狀范文
2020年非婚生子女撫養費標準是好多
2020年的非婚生子女戶口應該怎么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危作業中經營者減輕責任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22020年最新全國各省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及地址是什么
2021-01-10侵權損害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15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勞動合同變更的方式
2021-03-21違法分包轉包造成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0-12-03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中止與復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1車撞犬引發的保險理賠問題
2021-01-05保險單證的信息要素有哪些
2021-03-05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
2021-02-25投保人有什么保證義務
2021-02-03雇主責任保險有拒賠的情況
2020-11-08該保險合同是否適用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的理賠原則
2020-12-15“雙保險”不等于“雙賠付”
2021-03-25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管理
2020-12-25承包地補償糾紛該怎么解決呢
2021-01-29村集體以土地流轉的名義出賣農民土地怎么辦
2021-03-12拆遷后拆遷補償協議書有什么作用
2021-01-03上海動遷房買賣政策規定
2021-03-222020年國家棚改政策有哪些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