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證明材料是什么?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證明材料是戶口本。法定監護人是法律直接規定的,無需特別的證明文件;近親屬作為法定監護人的只需要戶口本即可證明。監護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
監護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人可由一人或多人擔任。
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法定監護人
第十七條 【精神病人的監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綜述,未成年人對于的社會沒有防備,但社會的誘惑和危害有太多,需要監護人履行好自己義務好好的保護未成年人長大,教會他分辨社會眾多事件的真假好壞,為他樹立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他步入社會,做自己想做的。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人社部:努力實現至2020年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目標
2020-12-01銷售數據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1-06交通事故全責被訛怎么辦
2021-01-13交通事故后找人頂罪怎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03工傷經復查鑒定傷殘等級提高的哪些待遇應作調整
2021-02-24因死亡勞動合同終止經濟補償有嗎
2020-12-05分期買的手機不想要了需要賠錢嗎
2021-01-17繼承效力怎么規定
2020-11-28裝修工人失誤造成業主損失誰賠償
2021-01-24企業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如何進行舉證呢
2021-03-08航班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0-12-15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是否可以拒賠
2021-03-21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保險合同中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是什么
2021-02-28重復保險的對象
2021-01-01酒駕出車禍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2-17保險金額確定和保險費的計算
2020-11-09關于承包地登記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