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有權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嗎
(一)監護是為了監督、保護未成年人而設置的一項制度。其中,承擔監督、保護義務的人稱為監護人,受監督和保護的人稱為被監護人。監護人一般由與被監護人有親密關系的人承擔。根據《民法通則》第16條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肩監護人;
(二)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
(三)擔任被監護人的代理人,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承擔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賠償責任。法律同時規定了監護人除了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隨意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
如何確定法定監護人
監護人制度,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
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擔任。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在正常的情況下監護人是無權處理被監護人的任何財產的,但是因為需要給監護人繳納教育費用,或者籌資醫療資金,監護人是不需要征求被監護人同意的。除了這兩種情況下,監護人私自處置被監護人的任何財務都是犯法的要承擔刑事責任。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家庭戶主是不是就是法定監護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2-18怎么確定選票是否有效
2021-01-31著作權商標權同時主張怎么判
2020-12-16什么是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的區別?
2020-12-11結婚時收的禮品如何認定
2021-02-05基層法院可以將案件移送中院管轄嗎
2020-11-11我國各省市交通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標準
2021-02-01違反限購政策買房協議有效嗎
2021-02-07房屋抵押貸能申請延期嗎
2021-02-02經濟適用房抵押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6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性騷擾導致他人精神失常并自殺需要負怎樣的法律責任
2020-12-30人壽保險理賠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25保險合同變可分為幾種情況
2021-01-20海事保險合同有哪些規定?
2021-03-02車輛損失保險賠償的案例分析
2021-03-09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保險經紀人的組織方式有哪些
2021-03-19如何處理保險代理合同糾紛
2021-02-22把集體荒地寫入家庭承包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