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視權是離婚后孩子的父母的法定權利,一方需要行使探視權的時候,另一方不得加以阻撓,而且需要積極配合。探視權的時間作為探視權的重要內容,需要考慮到子女能夠健康成長,那么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時間是怎么規定的呢?
法律暫無明確規定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時間,在實踐中,需要雙方協商確定,也可以人民法院作出判決。
“探視權”是指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依法享有的探視子女的權利。探視具有交流、溝通意義和人情味。離婚后,不與子女同居住的父親或母親,既有權利又有義務看望子女,子女也有與不同居住的父親或母親交流的渴望。通過探視權的行使,子女與探視的父親或母親之間能夠進行思想上的溝通和交流,使子女獲得平時單親撫養下所缺少的另一方的關愛,促進子女身心的健康發展。同時使前去探視的一方增加與不由其直接撫養的子女之間的感情,形成對子女未來發展的關心,從而更加主動、自覺地履行對子女的撫養義務。因此探視權不僅是父母的權利,也是子女的權利。在現實生活中,探視權就是探望權。
1、探望性探望,即不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到對方家中或者指定的地點進行探望。
2、逗留性探望,即一種較長時間的探望,探望權人可在約定或法院判定的探望時間內,由探望權人領走并按時送回未成年子女。
對于子女而言,年齡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零至三周歲的幼兒,該階段的幼兒身體、智力等諸方面受環境的影響較大,無生活自理能力,如果適用逗留性探望方式,可能會因環境經常變化而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因此該年齡段適用探望性探望較為適宜。三至十周歲的子女,該階段的兒童,對環境的變化適應能力增強,探望性探望和逗留性探望的方式均可適用。又因此階段的兒童尚無辨別能力與控制能力,在是否探望問題上很難表達其真實意思,容易為他人的觀點所左右,所以對此階段的兒童實行何種探望方式,可不征求被探望子女的意見。十至十八周歲的未成年子女,由于該年齡段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人,在是否探望這一問題上已具備了相當獨立的
探望權的相關知識
1、探望權的主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根據此規定,享有探望權的主體是離婚后未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也就是即使父母對子女的探望有不利因素,也不能變更探望權主體。并且將子女規定為探望的對象,只能被動的接受探望。這在司法實際中出現了很多矛盾和沖突。
2、探望權的行使
探望權的行使可以由當事人協商,協商的內容可作為協議離婚的一部分內容,子女對行使探望權有選擇能力的應聽取子女的意見,法院有權對協商內容加以審查。對人民法院已經作出的未涉及子女探望權的生效判決,當事人可以依法另行單獨起訴,人民法院也應受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24條對此作出了明確規定。探望權是一種權利,那么與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拒絕、阻撓另一方行使探望權,顯然是一種侵權行為,并且具有可訴性,應當予以探望權人救濟,而且負有協助義務的一方拒絕、阻撓探望權人行使探望權,探望權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采取強制措施。
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時間是怎么規定的相關內容都有所了解了,探視權是指離婚后沒有撫養權父親或母親能夠依法享有探視子女的權利。探視權體現了法律人性化的一面。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看望子女既是義務又是權利。
關于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有哪些法律規定
關于探視權在法律上是怎么規定的?
探視權起訴狀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品房可以退房的情形有哪些,商品房退房流程是什么
2020-12-29勞動仲裁法律援助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17夫妻分居多長時間可以離婚
2021-02-14在不起訴的情況下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26強拆是合法的還是違法的
2020-12-05侵犯著作權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0公司注銷商標是否無效
2020-11-12股票質押就是股權質押嗎
2021-02-23危險駕駛罪判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01農民工工傷賠償主體
2021-01-07離婚后 夫妻債務應共同償還
2021-01-26家庭贍養協議書
2020-11-14信用卡逾期怎么申請債務重組
2020-12-20保姆續約要交中介費嗎
2021-02-10用人單位如何發錄用通知
2021-01-16確認勞動關系能否中斷索要工資的時效
2021-01-21實習期未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發生事故屬于工傷嗎
2020-12-10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人身保險理賠范圍有哪些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