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當孩子未成年時,父母是其監護人,這一點法律是做出規定的。當然,父母對孩子沒有盡到監護義務,或者對孩子有暴力行為的,其他人可以要求變更監護人,由其擔任,負責照顧孩子的生活。那么,如何向法院申請監護人資格?下面我們跟隨小編具體做個了解。
一、如何向法院申請監護人資格?
在原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你如果屬于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十七條規定的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或者單位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變更監護人。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我國監護人的分類是怎樣的?
1、對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包括未成年人和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進行監護的人。一些國家的法律規定,監護人分為3種:
(1)由后死亡的父或母于遺囑中指定者,稱指定監護人。
(2)由法律規定的一定范圍的親屬依一定順序充任者,稱法定監護人。
(3)由監護機關或法院選定者,稱選定監護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擔任監護人;與未成年人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后,也可以擔任監護人。
2、對于沒有上述監護人的未成年人,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被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其監護人應由下列人員擔任: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親屬。
(5)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的。
綜上所述,孩子的其他近親屬,社區工作者,都可以在父母不盡職的情況下,向法院申請監護人資格。具體方式應該采取訴訟的手段,寫一份變更監護人起訴書,寫清要求變更監護的訴訟請求,用證據闡述自己的觀點。法院受理后,會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判決。在某些情況下,法院會指派監護人。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相鄰關系與地役權有什么區別
2021-03-02網貸多次逾期會坐牢嗎
2020-12-27被告申請財產保全能支持嗎
2020-12-30公司和個人簽的租賃合同有效嗎
2021-01-04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公司倒閉無定期懷孕員工怎么賠償
2021-03-04拼車出事故責任誰來擔
2021-02-10人身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2-02免責條款不成立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11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意外傷害保險期限是多久
2021-01-03車禍受傷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0-12-21車保險單寫錯了怎么辦
2021-03-22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保險合同是否還有效
2021-03-25保險理賠修理費可以申請保全嗎
2021-03-25各受益人受益權的關聯性分析
2021-01-10土地承包合同未到期能收回土地嗎
2021-03-19土地出讓金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0-12-30農村集體土地轉包轉讓合同中的違法問題有哪些
2020-12-02拆遷補償款屬于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