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當孩子未成年時,父母是其監護人,這一點法律是做出規定的。當然,父母對孩子沒有盡到監護義務,或者對孩子有暴力行為的,其他人可以要求變更監護人,由其擔任,負責照顧孩子的生活。那么,如何向法院申請監護人資格?下面我們跟隨小編具體做個了解。
一、如何向法院申請監護人資格?
在原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你如果屬于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十七條規定的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或者單位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變更監護人。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我國監護人的分類是怎樣的?
1、對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包括未成年人和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進行監護的人。一些國家的法律規定,監護人分為3種:
(1)由后死亡的父或母于遺囑中指定者,稱指定監護人。
(2)由法律規定的一定范圍的親屬依一定順序充任者,稱法定監護人。
(3)由監護機關或法院選定者,稱選定監護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擔任監護人;與未成年人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后,也可以擔任監護人。
2、對于沒有上述監護人的未成年人,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被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其監護人應由下列人員擔任: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親屬。
(5)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的。
綜上所述,孩子的其他近親屬,社區工作者,都可以在父母不盡職的情況下,向法院申請監護人資格。具體方式應該采取訴訟的手段,寫一份變更監護人起訴書,寫清要求變更監護的訴訟請求,用證據闡述自己的觀點。法院受理后,會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判決。在某些情況下,法院會指派監護人。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哪些人享有機械表演權
2020-12-04商標注冊申請的補正時限要求有哪些
2021-01-25知識產權保護法包括哪些
2020-11-17第三人抵押擔保要多長時間
2020-12-21夫妻離婚后爺爺是否有權探望孫子
2020-12-24什么叫做婚姻自由
2020-11-12違法占用村集體建設用地如何處罰
2020-12-25回購房要點有哪些
2020-12-26房產證抵押貸款還需要銀行流水嗎
2021-01-05離職再入職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調崗降薪案例一
2021-01-06社保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6丟貨了公司就不發工資可以嗎
2020-12-25人壽保險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21飛機延誤險賠償標準有哪些
2021-02-08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婚內買保險的受益人可以是外人嗎
2021-02-04舊城改造有哪些補償政策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5如何處理企業因機場占地拆遷補償涉及稅費
2021-02-24國有土地使用權拆遷后怎么處理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