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在離婚的時候需要同時對孩子的撫養權以及撫養費問題作出協商處理,要是無法協商一致的話,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官依法作出判決。而此時可能出現由母親撫養孩子,而父親支付撫養費的情況,那此時離婚后父親付撫養費的期限一般是多久呢?律霸小編馬上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離婚后父親付撫養費的期限是多久
首先,相關的法律規定,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教育法》規定,國家、社會、家長必須為未成年人完成9年義務教育負有責任,至于9年以后的教育,父母就沒有必然的義務支付學費。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定:
(一)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以其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并能維持當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給付撫育費。
(二)尚未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給付能力的,仍應負擔必要的撫育費:
1、喪失勞動能力或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維持生活的;
2、尚在校就讀的;
3、確無獨立生活能力和條件的。
其次,要注意的問題,所謂“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或者喪失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等非因主觀原因而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父母對成年子女給付撫養費是有條件的,其法定條件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成年子女因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或者喪失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等非因主觀原因而無法維持正常生活而需要被撫養;
(二)是父母具備負擔能力,即父母在維持自己的生活外還有承擔撫養義務的給付能力。如果父母因負擔撫養義務即不能維持自己生活,則不負擔給付撫養費的義務。
二、子女撫養費的給付方法
首先,撫養費應定期給付。定期給付,通常以月、季度、年為時間單位。一方每月有固定收入,撫養費應按月給付;沒有固定月收入的,則可按收益季度或一年一次定期給付,無論是按月還是季度、半年或年定期給付,為了便于執行,都應在調解協議或判決書中加以明確。
其次,如果有經濟條件的也可以一次性給付,但對于一方要求一次性給付的要慎重處理,確有必要采取一次性給付的,要注意掌握條件。
以下情況可以一次性給付:
一是出國、出境人員;
二是有能力一次性支付的個體工商戶、專業承包戶、私營企業業主等人員;
三是下落不明的一方以財產折抵的;
四是雙方自愿、協商一致的。
父母雖然有義務撫養子女,但這僅僅針對未成年子女,也就是說原則上子女到18周歲以后,父母就不需要再繼續支付撫養費,不用再撫養子女了。但現實中可能子女存在一些特殊的情況,那父母也需要繼續撫養子女,支付撫養費。
2020年非婚生子女撫養費起訴狀范文
2020年不給子女撫養費的后果是什么
法院強制執行撫養費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海市工傷與交通事故可以主張雙賠嗎
2020-11-19職業病申請工傷認定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5人事爭議的組織機構有什么
2020-11-15雇傭童工是否違法
2020-11-12股權融資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4公司解散注銷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8什么是空頭支票,空頭支票是不是空白支票
2020-12-20代理合同范本
2021-02-25醫療后又工亡如何賠償
2020-12-27未約定逾期還款利息的,逾期利息怎么算
2021-01-01財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05怎么續訂勞動合同
2020-12-25女職工哺乳期可以出差嗎
2020-11-29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數額是多少
2021-02-11能登報聲明斷絕親子關系嗎
2021-03-20人身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0-12-09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試論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0-12-07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老保險費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