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條例上怎樣才算婚姻詐騙
我國婚姻法上沒有騙婚,只有結婚自愿,離婚自由,不收彩禮的規定,但是,有個別人,不以結婚為目的,在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或雙方辦理結婚手續,但根本沒有共同生活的打算,主要以騙取錢財為目的婚姻,就構成了騙婚,騙婚一但行成,將給被騙方帶來極大的經濟負擔和造成被騙方生活困難,因此,對騙婚人,根據刑法規定,可按詐騙罪追究相關人員的刑事責任。刑法詐騙罪是如下規定的: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按刑法第266條的規定,分別認定為“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入刑。
刑法沒有專門將婚姻關系規定為詐騙犯罪是否成立的必然條件。也就是說作為婚姻關系中的雙方當事人并非排除在詐騙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主體之外。我國刑法對犯罪主體的規定包含刑事責任年齡、刑事責任能力及特殊主體身份,比如職務犯罪中的犯罪主體規定等等。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夫妻或近親屬間的故意傷害犯罪,被刑事追究的也不乏其例,只是在處理上考慮雙方的特殊關系,與在社會上作案予以區別對待?;橐鲫P系并非是免責條件,如果因為有婚姻關系,就把詐騙犯罪的主體要求為非婚姻關系的雙方主體,顯然違背了刑法關于詐騙罪為一般主體的規定。
第一,從犯罪故意產生的時間上看,以婚騙財的詐騙犯罪的犯罪故意往往產生在婚姻關系成立之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錢財的犯罪故意是認定婚姻詐騙犯罪的重要構成要件。
第二,在客觀行為上,采取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了被害人的信任。通過欺騙手段獲取財物之后,行為人將財物用于個人揮霍。為了掩蓋詐騙事實,更加取得被害人的信任,行為人有時也會將騙取的錢財少量花在被害人身上,但錢財在實質上仍被行為人個人控制和支配
第三,從騙取的財產的所有權上看,所騙取的財產是一方婚前財產或是與被害人有關系的其他人的財產,并非屬于婚姻關系成立后,“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
第四,案發后,參考被害人的態度,司法機關可以考慮是否有追訴犯罪的必要,以達到法制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騙婚行為在偏遠落后的地方是經常出現的,但是需要自己學會有效的應對的不同的狀況,確定自己的操作沒有違反實際的要求,但是因為此類行為對于社會輿論有著消極的導向,所以在事情的處理上更多的還是的需要自己進行充分的了解,減輕不利的影響。
新婚姻法如何規定騙婚的行為?
男方什么情況屬于騙婚?
我國法律規定騙婚是無效婚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不能認定工傷,員工應該怎么索賠
2021-02-13二手房因征信不過算違約嗎
2020-11-21個體戶擅自經營不準個體工商戶經營的商品的如何處罰
2021-01-25如何認定非道路事故
2021-03-01護工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超越代理權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3專利申請書范文應該怎么寫
2021-02-10哪些財產不可以做抵押物
2020-12-01房產評估基本的流程
2020-12-22解除勞動合同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5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的合法嗎
2021-01-05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保險合同有哪些法定記載事項?
2020-12-26車險新規:車險費率改革后,這些情況也納入責任賠償范圍
2021-02-14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保險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答辯狀
2021-01-17人身險賠付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01保險合同中有些條款經常被使用,您熟悉嗎?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