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姻詐騙罪可以報警嗎?
婚姻詐騙罪是可以報警的,婚姻詐騙罪是以借婚姻索取財物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并構成犯罪的行為。詐騙犯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構成本罪的犯罪主體。
從刑法條文本身的規定看,沒有將婚姻關系規定為詐騙犯罪是否成立的必然條件。也就是說作為婚姻關系中的雙方當事人并非排除在詐騙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主體之外。我國刑法對犯罪主體的規定包含刑事責任年齡、刑事責任能力及特殊主體身份,比如職務犯罪中的犯罪主體規定等等。在詐騙犯罪中,將詐騙犯罪的主體進行限制沒有法律依據。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夫妻或近親屬間的故意傷害犯罪,被刑事追究的也不乏其例,只是在處理上考慮雙方的特殊關系,與在社會上作案予以區別對待。婚姻關系并非是免責條件,如果因為有婚姻關系,就把詐騙犯罪的主體要求為非婚姻關系的雙方主體,顯然違背了刑法關于詐騙罪為一般主體的規定。
那么,如何準確把握處理以婚姻騙財的案件,區別不道德婚姻還是詐騙犯罪,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和判斷。
第一,從犯罪故意產生的時間上看,以婚騙財的詐騙犯罪的犯罪故意往往產生在婚姻關系成立之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錢財的犯罪故意是認定婚姻詐騙犯罪的重要構成要件。
第二,在客觀行為上,采取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了被害人的信任。通過欺騙手段獲取財物之后,行為人將財物用于個人揮霍。為了掩蓋詐騙事實,更加取得被害人的信任,行為人有時也會將騙取的錢財少量花在被害人身上,但錢財在實質上仍被行為人個人控制和支配
第三,從騙取的財產的所有權上看,所騙取的財產是一方婚前財產或是與被害人有關系的其他人的財產,并非屬于婚姻關系成立后,“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
第四,案發后,參考被害人的態度,司法機關可以考慮是否有追訴犯罪的必要,以達到法制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綜上所述,許多單身的人為了能夠盡快結婚卻忘記了婚姻的感情基礎,在別人的蒙騙下給了錢財不僅是物質上的損失,雖然國家不管人們的心理上的傷害,但是對于錢財上的詐騙行為是被定義為是犯罪的,婚姻詐騙在被發現后也應該馬上報警讓警方進行調查。
婚姻詐騙間接證據有哪些
婚姻詐騙怎么認定
婚姻詐騙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沒有劃分責任,能不能申請工傷認定
2020-12-30醫療事故分級標準與傷殘等級賠償的關系是什么
2020-11-11返還草原的補償款是侵權糾紛嗎
2021-01-31行為人故意在高空拋物的會構成犯罪嗎
2021-02-06政府采購合同適用合同法嗎
2020-12-07國有資產房屋允許對外出租嗎
2020-12-04經濟補償金計算的標準是如何的
2020-12-14實習期間應該簽什么合同嗎
2020-12-22涉外結婚登記要錢嗎
2020-11-29法律援助的對象可以是社區矯正對象嗎
2020-11-17在債權債務轉讓中關于概括轉移有哪些情況
2020-11-11交通事故工傷賠償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16欠條丟了有照片可以嗎
2021-03-25離婚后能否給子女改姓氏
2020-12-03探望權法院的裁判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3誤工費賠償需要什么證明材料,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0離婚后撫養費標準
2021-02-09打架沒有傷情鑒定能處理嗎
2021-01-21農村老人去世后土地應該由誰繼承
2021-03-04放棄競業限制補償金有效嗎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