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財產婚后怎么轉變?不會轉變。
在1993年最高法公布的《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6條規定,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后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和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4年,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在2001年頒布實施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19條規定,夫妻一方的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
婚前財產婚后處置,也不算共同財產。婚前財產不會因為結婚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即使是結婚了婚前財產也是屬于個人的,對方無權處置,所得也不屬于對方。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9條:“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婚前財產在婚后產生的收益,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婚姻法解釋三》第5條規定: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后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也就是說,即便是個人財產,如果在婚后產生了收益,該收益原則上也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但是也有例外,也就是所謂“孳息”和“自然增值”。
根據我國《物權法》,孳息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天然孳息是依據物的自然屬性或者物的變化規律而取得的收益。如果樹上長出的果子,母雞生的蛋、土地自然生長的草木等等。法定孳息是指物主在一定期限內出讓物品所收取的相應對價。如銀行存款利息、租金等等。由于孳息是從原物中派生而來的,因此由個人財產在婚后產生的孳息,不能體現另一方對它的貢獻,進而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例如,夫妻一方婚前的存款在銀行產生的利息,仍然屬于個人財產。但是,夫妻一方用個人財產購買的理財產品等,在婚后產生的收益,則應當屬于共同財產,因為購買理財產品是一種投資行為,體現了雙方的貢獻。
自然增值則相對容易理解,是物品因為市場環境等因素產生的價值變動,同樣不體現人的貢獻。因而個人財產在婚后產生的自然增值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例如,婚前購買的房屋,在婚后無論漲價多少,仍然屬于個人財產。同時,該房屋如果對外出租的話,租金是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的。
婚前財產婚后怎么轉變?婚前財產在結婚之后不想要它發生任何的變化,建議你在結婚之前可以去做個財產公證,以維護自己的權益。婚前財產婚后擔心會被另一半分去用,想要保護好自己的婚前財產,建議你可以咨詢律霸網上相關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結算金額超出合同金額怎么辦
2021-01-27采購人未公布政府采購項目采購標準如何處罰
2020-12-11反擔保人身份作假導致保證責任無法追償怎么辦
2020-12-31國外保護非婚同居女性權利的法律方法有哪些
2020-11-18老人的贍養費能要多少錢呢
2020-11-08失能老人怎么照顧贍養
2021-02-06單位公款打入私人賬戶會被判嗎
2020-12-19債務危機有哪些救濟途徑
2021-01-03怎么判定合同真偽
2021-01-28預售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2-20受賄刑事申訴狀模板
2021-01-28雇傭關系買保險嗎
2021-03-01法律規定不能上市出售的房屋
2021-01-27子公司是否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資格
2021-01-22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理賠超過保險額明年保險會上漲嗎
2021-02-11如何挽救盜搶損失
2021-02-25承包合同約定安全事故由一方承擔是否有效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