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法律的不斷健全,很多問題都已經得到細化,比如說在財產繼承的問題上,如果繼承人有一些不當的行為就會面臨著失去繼承權的風險,那么為了保障自身權益,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哪些行為會使繼承權喪失,遺棄行為關于繼承權會喪失嗎這兩個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繼承權
繼承權是指繼承人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包括兩種含義:
(1)客觀意義上的繼承權。它是指繼承開始前,公民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遺囑的指定而接受被繼承人遺產的資格,即繼承人所具有的繼承遺產的權利能力。
(2)主觀意義上的繼承權。它是指當法定的條件具備時,繼承人對被繼承人留下的遺產已經擁有的事實上的財產權利,即已經屬于繼承人并給他帶來實際財產利益的繼承權。這種繼承權同繼承人的主觀意志相聯系,不僅可以接受、行使、而且還可以放棄,是具有現實性、財產權的繼承權。繼承權的實現以被繼承人死亡或宣告死亡時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三條明確規定,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
繼承權必需具備條件:
(1)必需是公民死亡時留下的財產。
(2)必需是公民個人所有的合法財產。
二、遺棄行為關于繼承權會喪失嗎
會喪失繼承權。根據《繼承法》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三)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三、繼承權的主體
所謂繼承權主體,也就是享有繼承權、能行使繼承權的主體。根據《繼承法》的相關規定,繼承權主體可以通過法律的直接規定明確,或者是合法有效的遺囑指定,也可以通過被繼承人與他人簽訂的遺贈扶養協議指定。具體為以下三類:
1、法定繼承人。即指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法》第10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或第一順序繼承人放棄繼承繼承權的,才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2、遺囑指定的繼承人。根據《繼承法》第16條的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數人繼承,也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繼承。
3、遺贈扶養協議指定的繼承人。《繼承法》第31條規定:“公民可以與扶養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扶養人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公民可以與集體所有制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集體所有制組織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根據我國現如今的《繼承法》,如果對被繼承人存在情節惡劣的遺棄行為,就會喪失自身的繼承權,但是,如果遺棄行為情節較輕,還是有可能繼續擁有繼承權的。詳細的內容還需咨詢當地的司法部門。
房產繼承權時效是多久?
怎么辦理放棄遺產繼承權公證?
自愿放棄遺產繼承權聲明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結婚證公證必須雙方嗎
2020-11-13個體戶因故停業后該履行哪些手續
2021-01-19共同債務人和連帶債務人的區別
2021-03-05什么是侵占罪,與盜竊罪有何不同
2021-02-07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監事會對什么事項進行監督
2021-01-19哪些遺產可以繼承,范圍有哪些
2021-03-03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1-24天津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 申請獎勵程序
2021-02-05試用期離職一直不批怎么辦
2021-03-21員工離職手續有哪些
2020-12-15航空意外傷害保險怎么賠的
2021-02-24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9合同糾紛: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1-01-29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農房保險理賠多久過期
2021-02-28交通事故誤工費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6嫁出去的女,不是潑出去的水
2021-03-12拆遷合同簽了多久打款
2021-01-08安置房一房多賣怎么辦
2020-12-18房地產企業為別的企業拆遷是否繳納契稅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