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和受理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時間上有什么限制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
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第二十八條申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并按照被申請人人數提交副本。
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書寫仲裁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并通知申請人;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后,應當在五日內將仲裁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
被申請人收到仲裁申請書副本后,應當在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答辯書后,應當在五日內將答辯書副本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未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適用于哪些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適用于六類勞動爭議:
(1)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2)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3)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4)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5)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需要通過調解仲裁的方式來解決勞動爭議的話,建議在面對這類問題的時候你可以第一時間提出自己的申請,避免自己在處理勞動爭議的時候錯過好的方法。對申請和受理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有疑問,應該找律霸網專業律師進行咨詢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電子商業匯票
2021-02-05工傷保險死亡賠償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1-17婚姻法調整哪些法律關系
2021-01-24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標準是這樣的!
2020-11-10行政執法機關能否聘用企業法律顧問
2020-11-15銀行委托第三方催款屬于泄露隱私嗎
2020-11-27借款人向銀行貸款還不上跑了擔保人要替他償還債務嗎
2021-02-03可以簽訂免息借款協議嗎
2021-02-21審查逮捕環節需不需要指定管轄
2020-12-06道路交通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9超出勞動仲裁時效不予受理,可以再上訴嗎
2021-01-19轉繼承份額該怎么計算
2021-02-16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可以代位參與繼承嗎
2021-01-25疫情期間公司放假有工資嗎
2021-01-31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0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07對無過錯車主未投強制險應如何擔責的思考
2020-12-12開車撞護欄保險怎么賠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