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合法訂立婚前財產協議
我國《婚姻法》第19條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17條、第18條的規定。”
第17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資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18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18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婚前的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或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可見,我國《婚姻法》原則上規定夫妻各方婚前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但同時又允許夫妻雙方書面約定婚前個人財產歸夫妻雙方共有。婚前財產協議的概念并未出現在具體的法律條文之中,關于婚前財產協議概念的理解在司法實踐中存有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婚前財產協議,是指男女雙方在登記之前就雙方各自婚前、婚后所得的財產的歸屬所作的約定。約定的內容可以是婚前財產及婚后各自所得歸各自所有,可以約定為共同所有。另一種觀點認為:婚前財產協議是指男女雙方對各自婚前所有財產做出的不作為婚后共有財產的約定。對婚前財產所有權的歸屬作出約定在婚前、婚后均可辦理,不受登記與否的限制。
訂立婚前財產協議必須遵循自愿、對象是夫妻財產、內容合法的要求。首先,雙方必須出于自愿訂立財產協議,不能隱瞞、欺詐、脅迫,也不能乘人之危。基于不真實的意思表示所訂立的協議是無效的;其次,協議的對象必須是夫妻財產(括婚前財產和婚后財產),不屬于夫妻所有的財產不能成為協議的客體;再次,協議的內容必須合法,既不能規避法律,也不能違反公序良俗。為了使財產協議有效且不遺漏關鍵條款,建議最好請律師或其他專業人士來起草或者審核財產協議,以避免因起草時不慎而給將來造成巨大損失,達不到簽訂婚前財產協議的目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親等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2發表權能單獨使用嗎
2021-01-06交通事故訴訟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5發生交通事故該如何認定責任
2020-12-27大學生校園貸事件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5自己租房合同掉了怎么辦
2020-12-23未婚生子男方不給撫養費有什么后果
2020-11-09繼承權喪失有什么特點
2021-01-23申請強制執行能否同時申請將對方列入失信人員名單
2020-12-06房產土地贈與免稅嗎
2021-01-25求職沒有工作經歷怎么寫
2021-03-21接受勞務方可以追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2團體意外傷害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14淺析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欺詐行為的認定與救濟
2020-11-17農村居民應該怎樣主張以城鎮居民標準賠償
2020-11-22保險公司理賠時會調取監控嗎
2021-01-10保險理賠的程序包括
2021-02-26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