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破產后能否申請仲裁
企業申請破產后,如果有一些關于企業破產造成的糾紛沒有解決的,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仲裁。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第二十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已經開始而尚未終結的有關債務人的民事訴訟或者仲裁應當中止;在管理人接管債務人的財產后,該訴訟或者仲裁繼續進行。
第二十五條 管理人履行下列職責:
(一)接管債務人的財產、印章和賬簿、文書等資料;
(二)調查債務人財產狀況,制作財產狀況報告;
(三)決定債務人的內部管理事務;
(四)決定債務人的日常開支和其他必要開支;
(五)在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召開之前,決定繼續或者停止債務人的營業;
(六)管理和處分債務人的財產;
(七)代表債務人參加訴訟、仲裁或者其他法律程序;
(八)提議召開債權人會議;
(九)人民法院認為管理人應當履行的其他職責。
本法對管理人的職責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四十七條 附條件、附期限的債權和訴訟、仲裁未決的債權,債權人可以申報。
仲裁應當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第一、當事人自愿原則,也叫尊重當事人意愿原則,或稱“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這是仲裁法最基本的原則。當事人雙方可以自愿協商決定是否將糾紛提交仲裁;當事人各方可以協商決定選擇哪家仲裁機構仲裁糾紛;當事人對審理案件的仲裁員有權自主選定;當事人雙方可以自愿協議選擇仲裁程序、審理方式、結案方式、裁決書寫法等。
第二、獨立公正仲裁原則。仲裁依法獨立進行(仲裁法第八條);仲裁機構獨立于行政機關,與行政機關沒有隸屬關系(仲裁法第十四條);仲裁庭對案件的裁決是獨立作出的,不受“權、情、錢”的干擾(仲裁法第五十三條);仲裁的生效裁決,除仲裁法五十八條規定的情形之外,任何機關和任何個人都不得改變。
第三、根據事實、符合法律規定、公平合理解決糾紛的原則。仲裁要客觀地查明案件事實,查明糾紛原因,查明是非責任,根據有關法律規定確認當事人各方的權利與義務。對法律無明確規定的問題,可以參照適用在經濟貿易活動中被人們普遍接受的作法,即經濟貿易慣例、行業慣例來判別責任,確保仲裁公平、合理。
第四、一裁終局原則。一裁終局既是仲裁獨有的基本制度,又是仲裁獨有的基本原則,也是仲裁高效率低成本的基本保障。
第五、仲裁國際化原則。仲裁的立法、規則,裁決的承認、執行,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日益國際化、統一化。我國的涉外仲裁早巳與國際通行的做法接軌;國內仲裁也隨著仲裁法的頒布、施行基本上與國際接軌,并將隨著仲裁法的修改、完善進一步國際化。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企業破產后能不能申請仲裁”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企業申請破產后,如果有一些關于企業破產造成的糾紛沒有解決的,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仲裁。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同居是否承擔對方債務
2021-02-20監護權轉移委托怎么進行公證
2021-02-05發回重審的案件能否移送管轄
2020-11-14空置房物業費70%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1離婚證據如何收集
2020-12-02裝飾公司用假材料如何處罰
2021-01-01保險索賠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2-05老人購買壽險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1公共交通意外險的保險待遇
2021-01-22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法有什么規定
2020-12-22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為父投保瞞病史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獲法院支持
2020-11-30怎樣查詢企業交保險的信息
2020-11-13人身保險受益人為配偶,離婚后受益人怎么認定
2020-12-16CIF價格條件下貨運保險發生貨損如何索賠
2021-02-16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
2020-12-17房屋沒有門窗拆遷賠償嗎
2021-02-10拆遷補償標準低,被拆遷人該怎么辦
2021-02-15商鋪拆遷維權技巧,怎么不吃虧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