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訴訟保全怎么弄
仲裁的財產保全,是指經濟合同和財產權益糾紛申請仲裁后,在仲裁庭作出裁決前,因某種原因,可能發生財產的轉移、消耗、毀損、滅失或者標的物為容易腐爛和容易變質的情況,經當事人一方申請財產保全,仲裁委員會將當事人的申請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轉交給有關的人民法院,請求人民法院采取的某種強制措施。經濟糾紛的最后解決大都會涉及到財產的給付。如果有關的財產發生轉移、消耗、毀損、滅失等情況,財產的給付就不能實現,當事人通過仲裁想實現的請求也就落空了。法院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對財產進行保全的目的就是為了使裁決能得到執行,所以財產保全也是對仲裁的一種司法保護制度,它便于仲裁程序的進行,維護仲裁裁決的法律效力。
仲裁的當事人提出財產保全的前提是,在仲裁過程中,一方當事人(一般是被執行財產的一方)可能會實施某種行為或發生其他原因,使仲裁裁決不能執行或難以執行,如將所占有的財產準備轉移、隱匿或毀損,致使仲裁委的裁決不能得到執行。在有些仲裁案件中,爭議所涉及的財產容易變質或損壞,因此很有必要及時地對財產折價變賣或處理,使財產的價款得到保存以便于將來仲裁裁決的執行。所以財產保全的申請一般只有在涉及給付內容的仲裁程序中才能提出。
財產保全的強制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凍結或法律規定的其他方法,具有司法強制力,而仲裁是一種居中公斷的性質,仲裁委本身不具有直接實行財產保全的職能。因此,當事人提出財產保全的申請后,仲裁委將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將申請提交有管轄權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92條規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作出財產保全的裁定。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后,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48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采取財產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由于財產保全直接關系到當事人的財產權益,為了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民事訴訟法》規定,“財產保全限于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也就是說,當事人不能對不屬于爭議范圍的財產申請保全措施,法院也不會對不屬于涉及合同爭議范圍的財產進行保全。
另外,《民事訴訟法》還規定,申請人申請財產保全,應提供擔保,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
1.申請仲裁前財產保全的案件,必須是將來要申請仲裁機構解決的案件。仲裁前財產保全,為將來人民法院執行仲裁裁決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如果雙方沒有仲裁協議,其糾紛需要通過民訴解決的案件,那么就申請訴前財產保全。
2.申請仲裁前財產保全的主體是利害關系人。這里的利害關系人,是指將來仲裁案件的當事人。與申請訴前財產保全的利害關系人不同,申請訴前財產保全的利害關系人是將來案件的民訴當事人。
3.申請的時間必須在申請仲裁前。如果仲裁程序已經開始,申請仲裁前財產保全是不存在的,也是不能成立的。如果當事人認為應當申請財產保全的,則應當申請仲裁財產保全,而不能申請仲裁前財產保全。
4.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仲裁前財產保全,因為情況緊急,不及時采取財產保全措施,將會給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所以,應當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以減少仲裁機構提交人民法院這一環節和縮短時間。
5.有正當的理由。這里的正當理由指的是情況十分緊急,不及時對財產采取保全措施,將會給利害關系人帶來以后難以彌補的損失,比如,外國船舶,不及時扣押,將會離開我國港口口岸。
6.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遞交申請書。國內仲裁案件,有權受理仲裁前財產保全申請的,是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仲裁前財產保全申請書的內容和仲裁中財產保全的申請書的內容一樣。7.向人民法院遞交仲裁協議。仲裁協議是人民法院受理仲裁前財產保全申請的依據,也是人民法院裁定財產保全,指定申請人在法定時間內申請仲裁的根據。
訴訟保全與先予執行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弄事訴訟法》第九章保全和先予執行
第一百條人民法院對于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后,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第一百零一條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采取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后,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申請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第一百零二條保全限于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
第一百零三條財產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財產后,應當立即通知被保全財產的人。
財產已被查封、凍結的,不得重復查封、凍結。
第一百零四條財產糾紛案件,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解除保全。
第一百零五條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損失。
第一百零六條人民法院對下列案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先予執行:
(一)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的;
(二)追索勞動報酬的;
(三)因情況緊急需要先予執行的。
第一百零七條人民法院裁定先予執行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明確,不先予執行將嚴重影響申請人的生活或者生產經營的;
(二)被申請人有履行能力。
人民法院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申請人敗訴的,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先予執行遭受的財產損失。
第一百零八條當事人對保全或者先予執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行。
二、訴訟保全的條件
財產保全是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財產保全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訴訟前的財產保全;另一種是訴訟中的財產保全。
訴訟前的財產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起訴前,根據利害關系人的申請,對當事人的財產或爭議標的物采取強制保護措施的訴訟保障活動。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規定,訴訟前的財產保全應具備兩個條件:
1、必須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財產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
2、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駁回申請。
訴訟中的財產保全,是指在訴訟過程中,為保證將來作出的判決能夠得到有效執行,人民法院應當事人申請或者主動依職權,對當事人的財產或爭議標的物采取強制保護措施的訴訟保障活動。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基于國家賠償的壓力,一般不會主動地依職權采取財產保全措施。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規定,當事人申請訴訟中的財產保全只有一個條件,即對于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對訴訟中的財產保全是否需要提供擔保,由人民法院作出決定;若法院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而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那么人民法院將駁回申請人的申請。
人民法院受理財產保全案件,一般要審查下列條件:
第一,須當事人提出申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規定,人民法院對于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的案件,可以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作出財產保全的裁定。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財產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采取財產保全措施。當然,特殊情況下,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采取財產保全措施。
第二,申請人須提供擔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規定,人民法院采取財產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第一百零一條規定,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
第三,財產保全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或者避免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
第四,保全財產的范圍,僅限于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規定:財產保全限于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這方面知識的具體介紹,以及對于仲裁i訴訟也是需要一定的保全的,如果對于仲裁保全還有其他任何的問題,隨時歡迎來咨詢律霸網的相關顧問,我們會進行系列的解釋,希望大家一起跟小編進行深入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訴訟步驟有哪些步驟
2020-12-10勞動合同不給員工可否視同未簽
2020-12-18企業并購需要哪些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6第三方支付平臺有哪些法律關聯
2020-12-07監察機關是否可以采取留置措施
2020-11-26交通事故一般什么時間起訴
2020-12-26政府集資房是什么房
2021-02-02轉繼承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1房屋抵押登記流程
2021-03-05擔保合同無效怎么處理
2021-03-04代理商合同特征有哪些
2021-03-06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盜取他人個人信息什么罪
2020-11-26如果公司倒閉了怎么追究損失
2021-01-17調解協議能經過法院確認效力嗎
2021-01-29養老概念股一覽有哪些
2021-01-23保險合同到期按什么條款退款
2021-02-10出險和理賠時要注意什么
2021-01-25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責任范圍是什么
2020-12-20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不生效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