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醫患糾紛仲裁院是如何通過仲裁解決醫患糾紛的?
“深圳醫患糾紛仲裁院”為仲裁委員會下設的專責仲裁和調解醫患糾紛的職能機構。據了解,目前在深圳市,患者與醫療機構之間發生醫療糾紛的,一般通過法院調解和法院訴訟的方式解決。通過仲裁裁決的醫療糾紛在深圳市尚無先例。
1、仲裁前需先調解
“深圳醫患糾紛仲裁院”受理醫患糾紛案件的前提是:醫患雙方必須在人民調解失敗的情況下,由調解人員指引當事人,選擇仲裁的方式解決糾紛。目前,深圳市司法局已經在深圳市4家市屬醫院和8家區屬醫院設立了醫患糾紛調解室。醫患雙方調解不成的,由調解人員引導雙方達成仲裁協議,然后再前往深圳醫患糾紛仲裁院進行立案。
醫療仲裁案件區別于法院受理的醫療訴訟,有三個方面的優勢。一是仲裁案件的立案不受地域的限制,不像法律訴訟那樣必須由醫療機構所屬地的法院受理。二是仲裁案件沒有標的大小(即案件賠償金額)的限制。三是仲裁裁決速度比法院訴訟快。在證據齊全的情況下,當天就可以作出仲裁裁決。一般的醫療糾紛為2至3個月結案。
即日起可受理醫療糾紛仲裁案件目前《醫患糾紛仲裁規則》仍在制定當中,但夏*山認為,即日起受理市民的醫療糾紛仲裁案件已沒有問題,“因為申請醫療糾紛仲裁,當事人必須先進行立案,根據程序,大概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而到那時我們的所有準備工作都將完成。”
2、即日起可受理醫療糾紛仲裁案件
申請醫療糾紛仲裁的具體流程是:當事人一方提起仲裁申請——立案審查——仲裁院向對方送達參加仲裁的手續——對方收到仲裁通知后進行答辯準備——雙方各選定一名仲裁員并協商選定第三名仲裁員(也可由雙方協商指定一名仲裁員)——三名仲裁員組成三人庭進行案件審理。
目前,仲裁員隊伍選聘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這支隊伍的人數在50至60人左右,一部分是專職工作人員,一部分是兼職工作人員。仲裁員優先選用既懂法律知識,又懂醫學知識的人才。盡管目前醫療糾紛仲裁的收費標準還沒確定,但夏*山指出,醫療糾紛仲裁案件收費會低于經濟案件的仲裁收費。對于經濟困難的患者,仲裁院還會考慮一定額度的費用減免。
仲裁裁決具法律效力可申請強制執行深圳醫患糾紛仲裁院另一位負責人郝*貴告訴記者,法律訴訟與仲裁是解決醫療糾紛的兩個平行的渠道。仲裁裁決和法院判決一樣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3、仲裁裁決具法律效力可申請強制執行
如果一方或雙方不滿意仲裁裁決,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或不予執行。法院是否撤銷仲裁裁決主要看幾個方面:一是仲裁程序有沒有違法;二是仲裁所依據的證據是否偽造;三是仲裁員有沒有枉法裁決。經過法院撤銷的仲裁裁決無效,當事人可以再向法院提起訴訟。
仲裁裁決也離不開醫學鑒定或司法鑒定的結果。不過,當事人可以選擇廣東省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鑒定,也可以選擇上海等國內其他城市的醫學鑒定機構。
對于醫學鑒定結果有異議的一方可以向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由仲裁委員會提供醫療鑒定機構名單。雙方同時選定該鑒定機構的,仲裁委員會采納這一意見;雙方達不成協議的由仲裁委員會抽簽決定鑒定機構。
申請醫療糾紛仲裁具體流程當事人一方提起仲裁申請立案審查仲裁院向對方送達參加仲裁的手續對方收到仲裁通知后進行答辯準備雙方各選定一名仲裁員并協商選定第三名仲裁員(也可由雙方協商指定一名仲裁員)三名仲裁員組成三人庭進行案件審理。
醫療糾紛產生的原因:
1、社會方面因素
(1)目前我國社會福利保障制度落后,個人對醫療費用承擔能力低下,是醫療糾紛日益增多的基礎。
(2)社會輿論總偏向于“弱者”的觀念,媒體對醫療糾紛不負責任的報道,助長患者及家屬的對抗心態和勢力。
(3)社會法制觀念薄弱。執法機關在干預、協助處理醫療糾紛中執法力度不夠,致使醫院陷入被動局面。
2、病人方面因素
(1)患者對專業醫學常識了解甚少,對醫療效果的期望值過高,出現難以預料的問題時,就對醫療過程或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進行懷疑、抱怨。
(2)參與醫療糾紛的對象不斷擴大。有策劃有組織干擾正常醫療工作,大造聲勢,漫天要價。
(3)患者及家屬對醫療糾紛不進行司法處理。許多患者、家屬明知自己無理取鬧或醫院無過錯,偏要進行“協商”,對醫院實行敲詐勒索。
3、未說明可能之后遺癥和藥物副作用
這項原因其實也屬于醫患雙方對于愈后認知的差距,醫師在進行治療之前,并未向病人說明或詳細解釋可能產生之后遺癥,因而在去除原有之病狀后,產生出后遺癥時,病人無法接受,進而引發糾紛。
有些藥物之副作用,只有在比例極少的病人會發生,醫師在用藥時,往往忽略告知病人,或是怕告知以后,病人反而拒絕服用的情況,因而沒有告知病人這些藥物的副作用,當病人有嚴重的副作用產生,自然怪罪醫師。
4、醫院責任方面的原因
(1)、工作責任心不強,服務態度生硬;對病情觀察不仔細,導致診斷錯誤;值班不堅守崗位,搶救不及時;對急、危重病人不及時轉院,延誤治療;
(2)、“馬虎”現象:操作不到位,技術不精益求精,工作不踏實,敷衍了事,違反醫療操作規程;
(3)、違反《執業醫師法》、《護士管理辦法》、《全國醫院工作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處方管理辦法》以及《鄉村醫生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使糾紛發生后處于舉證不力的境地;
(4)、更為嚴重的是上下級醫師或同行之間在病人面前相互拆臺,導致醫患糾紛一觸即發;
(5)、違反醫療機構的規章制度,不能服從管理。
想要通過仲裁解決醫患糾紛卻不知道該怎么做時,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安抗辯權需要還定金嗎
2021-03-17對于實習期員工口頭辭退可以嗎
2021-01-05申請工傷后是否可以起訴侵權人
2021-01-11贍養協議里面能分配財產嗎
2020-11-16著作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1-02-06酒駕出車禍私了要多少錢
2021-02-05斷絕了父子關系還要給贍養費嗎
2021-03-12發回重審的案件能否移送管轄
2020-11-14房產解押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10商業銀行到境外借款是否需要批準
2021-01-08合同債務常見有哪些風險些
2020-12-22買二手房之前需要做哪些功課呢
2021-03-17競業禁止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12-23合同中是否可以加入競業限制
2020-12-13勞動法關于調崗的規定
2021-03-24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終身壽險的保障期限是多久,終身壽險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3我所主任作為大連律協連任的金融保險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組織召開本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委員工作會議
2020-11-28哪些人可以做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0-11-18在公司上班十年沒上保險怎么賠償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