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仲裁是指買賣雙方達成協議,自愿將有關爭議交給雙方同意的仲裁機構進行裁決的方式。仲裁裁決是終局性的,對雙方都有約束力,雙方必須執行。仲裁協議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爭議發生之前訂立的,它通常作為合同中的一項仲裁條款出現;另一種是在爭議之后訂立的,它是把已經發生的爭議提交給仲裁的協議。這兩種形式的仲裁協議,其法律效力是相同的。拼音:zhòngcái
基本解釋:[arbitration]公認的第三者在爭端兩方間進行裁定公斷仲裁委員會
詳細解釋:雙方爭執不決時,由第三者居中調解,也叫公斷。
仲裁是指糾紛當事人在自愿基礎上達成協議,將糾紛提交非司法機構的第三者審理,由第三者作出對爭議各方均有約束力的裁決的一種解決糾紛的制度和方式。仲裁在性質上是兼具契約性、自治性、民間性和準司法性的一種爭議解決方式。
民事爭議通??梢圆扇∠蚍ㄔ浩鹪V和申請仲裁機構審理兩種方法。仲裁指爭議雙方在爭議發生前或爭議發生后達成協議,自愿將爭議交給第三者作出裁決。
仲裁機構和法院不同。法院行使國家所賦予的審判權,向法院起訴不需要雙方當事人在訴訟前達成協議,只要一方當事人向有審判管轄權的法院起訴,經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必須應訴。仲裁機構通常是民間團體的性質,其受理案件的管轄權來自雙方協議,沒有協議就無權受理。
合同中的仲裁條款: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仲裁條款一般應包括仲裁地點、仲裁機構、仲裁的程序規則、仲裁裁決的效力及仲裁費用的負擔等內容。
仲裁地點
仲裁地點乃是仲裁條款的核心所在。一般而言,在哪個國家仲裁,就適用哪個國家的法律和仲裁法規。由此可見,仲裁地點不同,所適用的法律可能不同,對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的解釋也會有差異,仲裁結果也就可能不同。因此,買賣雙方當事人在協商仲裁地點時,都力爭在自己國家或比較了解和信任的地方仲裁。
仲裁機構
國際貿易中的仲裁機構有兩類,即常設仲裁機構和臨時仲裁機構。
中國的常設涉外商事仲裁機構是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該委員會隸屬于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總會設在北京,在深圳和上海設有分會。此外,在一些省市還相繼設立了一些地區性的仲裁機構。
仲裁規則
仲裁規則即進行仲裁的手續、步驟和做法。各仲裁機構都有自己的仲裁規則。按國際仲裁的一般做法,原則上采用仲裁所在地的仲裁規則,但也允許按雙方當事人的約定,并經仲裁機構同意,采用仲裁地點以外的其他仲裁機構的仲裁規則進行仲裁。
仲裁裁決的效力
一般而言,仲裁裁決是終局性的,對爭議雙方都有約束力,任何一方都不允許向法院起訴要求變更。
仲裁費用的負擔
合同中應明確規定仲裁費用的負擔問題。一般規定由敗訴方承擔,也有的規定為由仲裁庭酌情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船舶承租人自營船舶是否要取得船舶管理資質
2021-01-26股權轉讓工商怎么變更股東
2021-03-08交通責任書下來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26車禍出院后應該該先走哪個程序
2020-12-18當場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備案
2021-01-12新三板掛牌所需主要文件
2021-03-06組織、領導、積極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
2021-03-22如何確定立遺囑人是否有遺囑能力
2021-03-11老公有家庭暴力如何離婚
2021-02-09和艾滋病人結婚是無效的嗎
2021-03-02老人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9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3-02按揭房二次抵押最長多久
2020-12-14簽訂合同認購書效力
2021-03-09分包給勞務隊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1-02-23社保減員能否作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條件
2021-02-13領導暗示辭退一定要辭職嗎
2020-12-31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單位能否單方調動員工崗位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