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債權繼承后如何起訴?
1、債權被繼承后若是債務人不償還債務可以收集證據后以債權人的身份起訴,但舉證責任在原告,需要提供債權憑證或其他材料證明借款事實,還需要繼承人的合法身份證明、債權人死亡證明等證據。
2、若碰到債務人失去民事行為能力的情況,則債權人可要求監護人從其代管被監護人(也就是債務人)的財產中清償債務,因此,最直接的理解就是債權人可要求債務人的監護人還款,由監護人從被監護人的財產中清償欠款,但這筆錢實際上本來就是債務人的,若監護人拒絕還款,則債權人可將債務人訴至法庭,此時監護人將成為債務人的法定代理人進行應訴。
二、可以被繼承的債權有哪些
債權作為債權人的財產,在債權人死后可以被繼承人繼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債權都能被繼承的,法律上的債權包括許多內容,如合同之債、無因管理之債、不當得利之債等,所以債權的繼承有以下分類:
(一)可以作為遺產繼承的債權
無人身專屬性的債權可以被繼承。因為有人身專屬性的債權與被繼承人的人身不可分離,隨被繼承人的存在而存在,隨被繼承人死亡而消滅。總的來說,因合同、無因管理、不當得利和侵權產生的債權都是可以繼承的,因侵犯財產權而產生的債權也是可以作為遺產繼承的。
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的管理或者服務。我國《民法典》(2021.01.01生效)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無因管理人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其由于進行管理或服務而支付的必要費用。這樣在無因管理人和由于無因管理而受益的受益人之間便發生了債權債務關系。
不當得利,是指沒有法律上的根據,使他人受損失而獲得利益。依我國《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條的規定,取得不當得利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二)不可以作為遺產繼承的債權
由以上講述可知,與人身密不可分得債權不可繼承,如子女對父母的撫養費請求權、殘廢軍人對有關部門的撫恤金請求權等。這類債權隨被繼承人的死亡而消滅,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債權可以被繼承人繼承,但是同時如果被繼承人生前有債務的話,繼承債權人財產的繼承人也要繼承債務。若是繼承債權之后,發現已經有部分債務已經到期了,那么就可以向對方主張債權。對于債務被繼承的問題,只需要以繼承的財產為限承擔債務履行責任即可。
放棄繼承債權債務申請該如何進行?
債權能否作為遺產被繼承
遺棄行為關于繼承權會喪失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為人故意在高空拋物的會構成犯罪嗎
2021-02-06外國人在中國登記結婚需要帶什么材料
2021-01-01經濟糾紛律師費用誰出
2021-02-04注冊資金可以是資產嗎
2020-12-28交通事故賠償強制執行期限
2020-11-09我國法律規定的禁止的婚姻行為有哪些
2020-12-18醫療保險長期未繳納如何賠償
2021-01-01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怎么辦
2020-12-02房地產估價機構管理辦法
2020-11-30何時能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04用人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11年合同幾個月實習期
2021-01-25五一勞動節幾天三薪
2020-12-19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試用期工資不能低于勞動合同的百分之幾
2021-03-03離職證明中注明無勞動糾紛是不是就不能要求補償金
2021-01-07社保能不能當作在某單位工作的證據
2021-02-23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
2021-02-23重復保險的賠償方式是什么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