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局):近一個時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發生時因雙方勞動關系難以確定,致使勞動者合法權益難以維護,對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帶來不利影響。為規范用人單位用工行為,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穩定,現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確立勞動關系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什么是事實勞動關系:
一、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二、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三、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符合第一條規定的情形的,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補簽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期限由雙方協商確定。協商不一致的,任何一方均可提出終止勞動關系,但對符合簽訂條件的勞動者,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訂立。用人單位提出終止勞動關系的,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四、建筑施工、礦山企業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業務)或經營權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五、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引發爭議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二00五年五月二十五日
總之,以上就是事實勞動關系的相關法條,如果你有疑問的,可以咨詢專業的律師,一般在發生勞動關系糾紛時,最好是協商解決,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保護好自己的利益。如果協商不能解決的,可以提起訴訟,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確定勞動者的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產品質量糾紛能否賠償可得利益
2020-11-11房屋租賃協議中的押金
2021-01-26公職人員參與非法集資如何處罰
2020-11-12可以提出專利異議的理由
2020-11-09破產重整對外擔保有效嗎
2021-01-21贍養費能訴前提前支付嗎
2021-02-28行政處罰作出后未送達生效嗎
2020-12-26不同債權人申請執行同一被執行人如何處理
2020-12-12注銷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7訂單式購銷合同樣本
2020-11-12取消繼承權有哪些情況
2021-01-28房屋中介負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30合同到期限勞動者還能不能否獲得補償呢
2021-02-20聘用顧問需要遵循勞動法嗎
2021-01-102020員工勸退賠償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4對工傷認定不服可申請仲裁嗎
2021-02-11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1-16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